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清代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绮怀十六首·其十五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诗人黄景仁的古诗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袈裟歌

清代 黄景仁

山僧篝火登佛楼,登箧示我前朝物。水田一袭镂彩成,光焰至今犹未歇。

岭猿睥睨山禽惊,想见一骑中官擎。当时佞佛成阃教,九莲衍得椒房名。

昭华宠占六宫冠,十方建寺谁能争。是日君心眷如意,宛转星前誓神器。

久看幻海漫阴氛,可柰廷臣与家事。神庙移归玉合空,百劫难添蠹余字。

从可添丝绣佛龛,谁教结习犹眈眈。渐报蛾群起河北,尚闻芦税赐淮南。

转眼身肥不能走,贼前请命嗟何有。可怜佛远呼不闻,有福祈来付杯酒。

洛阳宫殿安在哉,珠襦玉匣飞成灰。犹余此物镇初地,空山阅得沧桑来。

君不见南朝三百六十寺,至今一一荒烟里。又不见萧梁同泰何崔巍,朝闻舍身夕被围。

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

贺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韵

清代 黄景仁

何事催人老?是几处、 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来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道中秋分

清代 黄景仁

万态深秋去不穷,容程常背伯劳东。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劳阊阖风。

瘦马羸童行得得,劳原古木听空空。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压断蓬。

再叠前韵

清代 黄景仁

等闲憔悴过花辰,药里吟囊强自亲。金尽岂忧才共尽?家贫争奈学尤贫。

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

岁暮怀人 其五

清代 黄景仁

春明门外送征骖,别味经年似酒酣。昨夜梅花香到枕,梦回天北望天南。

将至芜湖忆文子容甫

清代 黄景仁

向晓离亭举客杯,青山一路送人来。际天无树知江近,极浦有帆和雨开。

吊古空滩馀战舰,悲秋斜日上层台。故人回首重城外,为报离肠巳九回。

空馆

清代 黄景仁

寂寞谁家院?凭来客梦家。吟声振高阁,落得瓦松花。

雨后湖泛

清代 黄景仁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三叠夜坐韵

清代 黄景仁

一年已过雁秋辰,恻恻穷交久更亲。不学耕偏愁岁俭,欲归樵更怕山贫。

寒深老屋灯逾瘦,病起闭门月倍新。散帖半床休检点,爱它鼠迹满凝尘。

春兴·夜来风雨梦

清代 黄景仁

夜来风雨梦难成,是处溪头听卖饧。
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

后观潮行

清代 黄景仁

海风捲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怪底山川忽变容,又报天边海潮入。

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江流不合几回折,欲折涛头如折铁。一折平添百丈飞,浩浩长空舞晴雪。

星驰电激望已遥,江塘十里随低高。此时万户同屏息,想见窗棂齐动摇。

潮头障天天亦暮,苍茫却望潮来处。前阵才平罗刹矶,后来又没西兴树。

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乘槎未许到星阙,采药何年傍祖洲。

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回首重城鼓角哀,半空纯作鱼龙色。

都门秋思

清代 黄景仁

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秋来百感并。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

云浮千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生平。

献县汪丞坐中观技

清代 黄景仁

主人怜客困行李,开觞命奏婆猴技。一人锐头颇有髯,唤到筵前屹山峙。

顉颐解奏偃师歌,敛气忽喷尸罗水。吞刀吐火无不为,运石转丸惟所使。

上客都忘叶作冠,寒天倏有莲生指。坐令棐几湘帘旁,若有万怪来回皇。

人心狡诡何不有?尔为此技真堂堂。此时四座群错愕,主人劝醉客将作。

忽然阶下趋奚奴,瞥见庭中飞綵索。少焉有女颜如花,款闼循墙来绰约。

结来腰躯瘦可怜,翻身便作缘竿乐。初凝微睇搴高縆,欲上不上如未能。

失势一落似千丈,翩然复向空中腾。下有一髯挝画鼓,枨枨节应竿头舞。

蓦若惊鸢堕水来,轻疑飞燕从风举。腹旋跟挂态出奇,踏摇安息歌逾苦。

吁嗟世路愁险艰,尔更履索何宽然?鼓声一歇倏堕地,疾于投石轻于烟。

依然娟好一女子,不闻兰气吁风前。我闻西京盛百戏,此虽杂乐犹古意。

石虎休誇马妓书,杜陵雅爱公孙器。螭鹄鱼龙亦偶成,戏耳何须荡心气。

狂来径欲作拍张,我无一技争其长。十年挟瑟侯门下,竟日驱车官道旁。

笑语主人更觞客,明朝此际孤灯驿。

少年行·男儿作健向

清代 黄景仁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偕王秋塍张鹤柴访菊法源寺

清代 黄景仁

身离古寺暮烟中,归怯秋斋似水空。暝色上衣挥不得,夕阳知在那山红?

和容甫三首 其三

清代 黄景仁

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炎洲产嘉桂,百草为不香。

修辞富华产,秉操逾圭璋。翻使一国中,抚掌嗤其狂。

悲心入秋夜,菀邑思飞扬。终朝逐尘鞅,踥踥趋路㫄。

众中独我亲,亦知我心伤。两小皆失怙,哀乐颇相当。

贫贱易相感,况复齐孤芳。盛时忽晻冉,逝矣摧肝肠。

晓发牛渚矶

清代 黄景仁

短帆拂哓春江上,鲜云生缬波如掌。一声转柁过苍岩,惊起白鸥飞两两。

三山已尽牛渚来,巉崖三面排江开。昔人一矢斗天险,即今无浪犹风雷。

我来舍舟登绝壁,万丈高寒荡心魄。水深不见燃犀人,断霞鱼尾星星赤。

金陵杂感

清代 黄景仁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上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岁暮怀人 其四

清代 黄景仁

兴来词赋谐兼则,老去风情宦即家。建业临安通一水,年年来往为梅花。

别老母

清代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5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