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峡山亭月夜独宿对樱桃花有怀伊川别墅金陵作

峡山亭月夜独宿对樱桃花有怀伊川别墅金陵作

唐代 李德裕

皎月照芳树,鲜葩含素辉。愁人惜春夜,达曙想岩扉。
风静阴满砌,露浓香入衣。恨无金谷妓,为我奏思归。

诗人李德裕的古诗

述梦诗四十韵

唐代 李德裕

赋命诚非薄,良时幸已遭。君当尧舜日,官接凤凰曹。
目睇烟霄阔,心惊羽翼高。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韬。
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
重价连悬璧,英词淬宝刀。泉流初落涧,露滴更濡毫。
赤豹欣来献,彤弓喜暂櫜。非烟含瑞气,驯雉洁霜毛。
静室便幽独,虚楼散郁陶。花光晨艳艳,松韵晚骚骚。
画壁看飞鹤,仙图见巨鳌。倚檐阴药树,落格蔓蒲桃。
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荔枝来自远,卢橘赐仍叨。
麝气随兰泽,霜华入杏膏。恩光惟觉重,携挈未为劳。
夕阅梨园骑,宵闻禁仗獒。扇回交彩翟,雕起飏银绦。
辔待袁丝揽,书期蜀客操。尽规常謇謇,退食尚忉忉。
龟顾垂金钮,鸾飞曳锦袍。御沟杨柳弱,天厩骕骦豪。
屡换青春直,闲随上苑遨。烟低行殿竹,风拆绕墙桃。
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每怀仙驾远,更望茂陵号。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
兰野凝香管,梅洲动翠篙。泉鱼惊彩妓,溪鸟避干旄。
感旧心犹绝,思归首更搔。无聊燃蜜炬,谁复劝金舠.
岚气朝生栋,城阴夜入濠。望烟归海峤,送雁渡江皋。
宛马嘶寒枥,吴钩在锦弢.未能追狡兔,空觉长黄蒿。
水国逾千里,风帆过万艘。阅川终古恨,惟见暮滔滔。

山信至说平泉别墅草木滋长地转幽深怅然思归复此作

唐代 李德裕

忽闻樵客语,暂慰野人心。幽径芳兰密,闲庭秀木深。
麇麚来涧底,凫鹄遍川浔。谁念沧溟上,归欤起叹音。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唐代 李德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唐代 李德裕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汨身

唐代 李德裕

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身人。都缘靳尚图专国,
岂是怀王厌直臣。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
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

唐代 李德裕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
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苽时

唐代 李德裕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涧底松成盖,檐前桂长枝。
径闲芳草合,山静落花迟。虽有苽园在,无因及种时。

伊川晚眺

唐代 李德裕

桑叶初黄梨叶红,伊川落日尽无风。
汉储何假终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赠圆明上人(圆公,佛顶之最)

唐代 李德裕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清冷池怀古(余别有序刻石)

唐代 李德裕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

唐代 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唐代 李德裕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思山居一十首。忆村中老人春酒(有刘、杨二叟善酿)

唐代 李德裕

二叟茅茨下,清晨饮浊醪。雨残红芍药,风落紫樱桃。
巢燕衔泥疾,檐虫挂网高。闲思春谷事,转觉宦途劳。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唐代 李德裕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芳荪

唐代 李德裕

楚客重兰荪,遗芳今未歇。叶抽清浅水,花照暄妍节。
紫艳映渠鲜,轻香含露洁。离居若有赠,暂与幽人折。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唐代 李德裕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唐代 李德裕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题剑门

唐代 李德裕

奇峰百仞悬,清眺出岚烟。迥若戈回日,高疑剑倚天。
参差霞壁耸,合沓翠屏连。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目前。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

唐代 李德裕

磬筦歌大吕,冕裘旅天神。烧萧辟阊阖,祈谷为蒸人。
羽旗洒轻雪,麦陇含阳春。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
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仁寿信非远,群生方在钧。

访韦楚老不遇

唐代 李德裕

昔日征黄绮,余惭在凤池。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李德裕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155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