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荅表臣赠别二首 其一

荅表臣赠别二首 其一

唐代 刘禹锡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诗人刘禹锡的古诗

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唐代 刘禹锡

暂别瑶墀鸳鹭行,彩旗双引到沅湘。城边流水桃花过,
帘外春风杜若香。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
云台公业家声在,征诏何时出建章。

望洞庭

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忆江南·春去也

唐代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唐代 刘禹锡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领旧地新加旌旄

唐代 刘禹锡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凤从池上游沧海,
鹤到辽东识旧巢。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

唐代 刘禹锡

五彩绣衣裳,当年正相称。春风旧关路,归去真多兴。
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杨家绀幰迎,谢守瑶华赠。
御街草泛滟,台柏烟含凝。曾是平生游,无因理归乘。

重答柳柳州

唐代 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唐代 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
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新秋对月寄乐天

唐代 刘禹锡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
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唐代 刘禹锡

暂驻旌旗洛水堤,绮筵红烛醉兰闺。
美人美酒长相逐,莫怕猿声发建溪。

寄赠小樊

唐代 刘禹锡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唐代 刘禹锡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从孤根,阴火照晨葩。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戏赠崔千牛

唐代 刘禹锡

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
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杂曲歌辞。抛球乐

唐代 刘禹锡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咏史二首

唐代 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乌衣巷

唐代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阙下口号呈柳仪曹

唐代 刘禹锡

綵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唐代 刘禹锡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
孔融书就八年多。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
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唐代 刘禹锡

海天杀气薄,蛮军步伍嚣。林红叶尽变,原黑草初烧。
围合繁钲息,禽兴大旆摇。张罗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鹰虑奋迅,惊鹿时跼跳。瘴云四面起,腊雪半空消。
箭头馀鹄血,鞍傍见雉翘。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

唐代 刘禹锡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