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台城怀古
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赠东岳张鍊师
东岳真人张鍊师,高情雅淡世师稀。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和乐天洛下雪岁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帷,龙墀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柳晖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伤循州浑尚书
哭王仆射相公(名播,时兼盐铁,暴薨)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杂歌谣辞 步虚词二首 其一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
魏宫词二首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春日退朝
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接侍郎同舍陪宴树下吟玩来 ...
金牛蜀楼远,玉树帝城春。荣耀生华馆,逢迎欠主人。
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来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邻。
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其三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
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并见寄之作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
竹枝词九首
经檀道济故垒
踏歌词四首·其四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相和歌辞。贾客词
边风行
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
伤独孤舍人
赠东岳张炼师
谒柱山会禅师
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
畬田行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梦扬州乐妓和诗
纥那曲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酬乐天衫酒见寄
华山歌
柳花词三首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伤丘中丞
乌衣巷
踏歌词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
罢郡归洛阳闲居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答前篇
送李中丞赴楚州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董生奉内典)
寄唐州杨八归厚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海门潮别浩初师
杨柳枝 / 柳枝词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观八阵图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古词二首(一作讽古)
与歌童田顺郎
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
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
忆春草(春草,乐天舞妓名)
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依韵)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投龙毕却赴京
酬乐天感秋凉见寄
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
伤桃源薛道士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