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胡景明归

送胡景明归

明代 史鉴

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
故人念行役,置酒相婆娑。
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
更长烛易短,乐极哀还多。
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
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
忽枉寄来篇,恍若闻云和。

诗人史鉴的古诗

临江仙 赠余浩

明代 史鉴

秋水芙蓉江上饮,怜渠无限风流。红牙低按小梁州。

澹云拖急雨,依约见江楼。

最是采莲人似玉,相逢并著莲舟。唱歌归去水悠悠。

清砧孤馆夜,明月太湖秋。

和汝舍人行敏韵 其一

明代 史鉴

故人今在承明庐,不愧昔年行秘书。亲随相臣侍玉陛,肯效学士焚银鱼。

少年游 题小景

明代 史鉴

青山重叠绕回溪。空翠湿人衣。好似娇娥,晓临妆镜,石黛扫双眉。

丹枫映水如漂锦,秋色误春姿。风振华林,满空灵籁,走上小亭时。

经濑水

明代 史鉴

匍匐昭关下,仓皇濑水浔。饭贤同漂母,报德异淮阴。

一死名无忝,千金漫尔沉。停车吊遗迹,长叹不成吟。

浣溪沙 夏夕赏莲

明代 史鉴

水面风来晚更宜,酒香荷气水沉微。谁家长笛倚楼吹。

五月梅花今夜落,千门梧叶未秋飞。不知零露湿人衣。

溪月吟答吴一斋 其二

明代 史鉴

西山一何高,东海一何深。惟应天上月,得见两边心。

挽萧以信

明代 史鉴

人道从军乐,谁知误一生。元戎归旅榇,边将失干城。

草檄今无敌,封侯竟不成。空遗旧提剑,沦落海西营。

曹颙若载酒过访以诗赠别

明代 史鉴

一樽相对思依依,老大空悲始愿违。华发镜中看渐短,故人天愿信全稀。

黄梅雨少河流涩,绿树阴多日影微。欲把渔竿江海上,却愁风浪湿荷衣。

归经觉王寺憩敷公房

明代 史鉴

湖上归来日向斜,相随瓶锡访烟霞。
秋声在树疑天乐,桂子零空像雨花。
午供乍修能共饭,朝酲未解更煎茶。
闲身便欲从师住,又被旁人笑出家。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七

明代 史鉴

北望居庸万仞关,重重深锁白云间。金汤塞险都城壮,亭障乘边苑马闲。

田畯劝农春茇野,虞人校猎晓罝山。郊行祗拟观形胜,不为韶华久未还。

醉落魄 赏宗弟正夫家紫蛱蝶

明代 史鉴

红娇白嫩。紫绵颜色标犹胜。罗山魏府交相竞。毕竟重楼,始与斯名称。

罗帏不捲东风静。锦缠旖旎晨装靘。六铢衣薄肌肤映。

寄语娇娥,莫把阑干凭。

慈竹颂

明代 史鉴

维坤德厚,竹挺生兮。贯历四时,常青青兮。中虚外直,类秉志兮。

色润而贞,不妩媚兮。材为世用,调律吕兮。和乐定时,万事举兮。

翠实罗生,凤斯集兮。五色离襹,映朝日兮。恒干亭亭,执峻节兮。

愈老而坚,傲霜雪兮。抑之不挠,撼不躠兮。允矣硕人,可比德兮。

挺立不迁,如劲特兮。娟静洁清,其仪不忒兮。秉节好修,遇变靡易兮。

其萌夭夭,耿有光兮。为民之则,烂文章兮。令名令望,日孔昌兮。

千百其世,未可量兮。

久客无碍方丈赠觉源讲师

明代 史鉴

碧殿明秋水,香台下夕阴。堂空莲漏迥,径转竹房深。

习静疑忘世,含虚已定心。何时谢尘鞅,来此事幽寻。

悼轩公三首 其三

明代 史鉴

东楼共倚雪初深,静夜名香伴醉吟。今度风光又如旧,千家灯火閟春阴。

至京口

明代 史鉴

北上南徐舣画桡,欲将兴废问前朝。依山城郭高低堞,近水人家早晚潮。

风到海门鸥社散,草青江路雉媒娇。梦溪风物今何在,故垒离离细柳凋。

沈启南访汝其通不遇写画赋诗寄之率尔次韵

明代 史鉴

虚室尘埃满榻生,故人来往惜空行。剡溪莫谓终无对,震泽从今重得名。

山寺水村和梦远,渚花汀叶趁江清。题诗写画遥相赠,未必王郎有此情。

送顾仪宾赴石城王府花烛 其一

明代 史鉴

银河星度月流辉,来傍天孙织锦机。不道九霄风露冷,夜深催换紫绡衣。

题旌功庙 其三

明代 史鉴

二圣弘兴继,纶音贲贶同。易名维一惠,赐庙录元功。

精爽风云接,恩光雨露浓。公神如不死,感荷九原中。

晚次丁堰 其二

明代 史鉴

犬吠月中影,风吹衣上尘。邻船试相问,俱是未归人。

鹤舟

明代 史鉴

幽人养鹤爱风标,行动常令载近桡。丹顶映波春泛雨,缟衣笼近夜乘潮。

几声篷底清宜听,片雪船头白未消。我欲从君渡江水,扣舷歌罢又吹箫。

史鉴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