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史鉴
经界分明出化工,宝龟形状俨相同。荆州纳锡充王贡,洛水呈祥助圣功。
千岁不巢莲叶上,一秋长入稻花中。野人共信神灵在,豚酒时来卜岁丰。
饮马长城窟行(壬辰岁,闻西师失利作)
松陵夜泊
游天界寺
联骑春游入化城,松风涧水自泠泠。山门迎日诸方仰,劫火何年此地经。
故事放参僧不语,遗基犹在草长青。西庵看竹流连久,归路冥冥暮雨零。
菩萨蛮 赠妓
柳腰清减花容瘦。眼波凝绿眉山皱。春去已多时。不堪听子规。
山逢时话旧。泪湿罗衫袖。对酒莫高歌。闻歌愁更多。
泊瓜步口号
昨夜宿江南,今朝过江北。愁听子规声,欲归归未得。
清夜游过陈湖题翁时用扇
青山隐隐暮江头,月色随波荡綵舟。水鸟双栖忽飞去,一声横笛起中流。
送王静深还合州
鸂鶒吟送余大尹三首 其三
鸂鶒何双双,飞来水中洲。使君入台去,翩翩天上游。
凤凰览德辉,一鸣三千秋。下以成文章,上以昭皇休。
广陵怀古 其七
淮海维扬镇楚郊,江山环抱势岧峣。月明十里珠帘捲,风度千门翠幕飘。
羽客腰缠思驾鹤,玉人携手教吹箫。于今风景多萧索,原草离离野火烧。
悼轩公(三首)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三 经上海县
岸崩桥易圮,水阔渡难招。浦溆遥通海,舟航半趁潮。
市声先旦集,野树未霜凋。明月如相识,依依伴寂寥。
龟田
点绛唇 闻歌
春夜厌厌,珠明玉莹双双见。惺愡言语。耳畔相思怨。
对酒娇歌,睨睆流莺啭。香风扇。花枝撩乱。月照鞦韆院。
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 其一
徵贤诏下五云深,鸾凤齐飞入上林。骢马候朝趋阙下,绣衣听上立花阴。
登车素有澄清志,簪笔宁忘献纳心。寄语行人且相避,汉廷桓典重于今。
观海云院百丈泉
接竹分来知几年,云房长得润枯禅。一从学士题诗后,吴下才闻有此泉。
答沈彦祥贺生孙作
生儿免无后,未别为贤愚。日夜望成人,粗令业诗书。
儿今复有子,头角宛相如。得孙固云喜,无乃添吾忧。
痴儿不好学,枵然腹空虚。未知为人子,徒令尊自居。
故人缪相爱,遗我琼琚词。上言由先德,下言携掌珠。
何时得良晤,看此庭中趋。
听鹤山居十咏分题五首 其二 印月池
皎皎天上月,照此池中水。运行无停机,容光亦鉴止。
与宗弟正夫西湖秋泛 其一
断岸馀衰柳,轻舟泊浅沙。西陵南下路,多是野人家。
寄吴鸣翰湖上
哭林侍御五首 其一
远闻林侍御,一梦掩泉宫。陇树犹森柏,山灵已避骢。
祸消未萌际,勇退急流中。无限忧时泪,因君泣未穷。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桂嵓辞
悼轩公
三天竺
荻溪道中
孤鸾 赏牡丹
与汝其通观钱塘江
梦草哀海盐王辂
乐清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四
分题得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 其六
踏莎行 观观音舞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一
题僧扇(二首)
折杨柳送张子静归吴兴
灵芝歌
云松辞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四 至松江府
题旌功庙 其二
送节推华公谪官
将游金陵夜泊震泽
吴兴道中有怀汝其通曹颙若
寄陜西干布政
吴鸣翰湖上 其二
顷以多故绝不作诗春暮霖潦为灾谷未入土恐有过时之忧聊命纸笔以谂 ...
题小景送人归宜兴 其四
金台行送吴进士汝砺之京
冬夜逢临川聂云章话旧
剑偶
再叠图茔致思四首 其二 象峰东麓
饮马长城窟行 其二
赠颐浩寺辨如海上人
宫词 其二
饮马长城窟行 其四
至通州 其一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五 南山远翠
步出阊门书事
北风歌送徐时晦
寄许克大
和张子静送游金陵韵
游冶城山 其一
与金仲和饮别和沈启南韵
游武塘瓶山道院
哨遍 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
和汝舍人行敏韵 其一
丙午初度题像
经下菰城
送张方洲
和张东海韵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八
和徐天泉刘完庵同过沈石田友竹居韵
即景
湖上暮归
谢沈彦祥茶鱼之贶二首 其一
题扇寄阎尚温
蕉窗
送稽挥使还长安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