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唐代 刘禹锡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庭前剑戟朝迎日,
笔底文章夜应星。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诗人刘禹锡的古诗

与歌者何戡

唐代 刘禹锡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唐代 刘禹锡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少有一身兼将相,
更能四面占文章。开颜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杂曲歌辞。纥那曲

唐代 刘禹锡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唐代 刘禹锡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奉送李户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归阙

唐代 刘禹锡

昔年内署振雄词,今日东都结去思。宫女犹传洞箫赋,
国结先咏衮衣诗。华星却复文昌位,别鹤重归太乙池。
想到金闺待通籍,一时惊喜见风仪。

潇湘神·斑竹枝

唐代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酬乐天衫酒见寄

唐代 刘禹锡

酒法众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动摇浮蚁香浓甚,
装束轻鸿意态生。阅曲定知能自适,举杯应叹不同倾。
终朝相忆终年别,对景临风无限情。

荅表臣赠别二首 其一

唐代 刘禹锡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西山兰若试茶歌

唐代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
自抽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
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
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斋,
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唐代 刘禹锡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古老相传见来久,
岁年虽变貌常新。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

唐代 刘禹锡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唐代 刘禹锡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唐代 刘禹锡

把镜朝犹在,添香夜不归。鸳鸯拂瓦去,鹦鹉透笼飞。
不逐张公子,即随刘武威。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

送惟良上人

唐代 刘禹锡

高斋洒寒水,是夕山僧至。玄牝无关锁,琼书舍文字。
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语到不言时,世间人尽睡。

竹枝词二首·其二

唐代 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唐代 刘禹锡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观云篇

唐代 刘禹锡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唐代 刘禹锡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唐代 刘禹锡

前年曾见两鬟时,今日惊吟悼妓诗。凤管学成知有籍,
龙悼欲换叹无期。空廊月照常行地,后院花开旧折枝。
寂寞鱼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琼祠。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