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
和乐天早寒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海阳十咏。玄览亭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畬田行
新秋对月寄乐天
浪淘沙·其四
罢和州游建康
酬乐天感秋凉见寄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奉书报诘朝有宴)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送廖参谋东游二首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秋风引
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帷,龙墀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柳晖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龙阳县歌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酬杨侍郎凭见寄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南中书来
别苏州二首
蜀先主庙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
堤上行三首 其三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寄杨八拾遗
城东闲游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杂歌谣辞。步虚词
城西行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元日感怀
浪淘沙·其八
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赠别君素上人诗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别夔州官吏
题于家公主旧宅
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堤头行二首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伤秦姝行
赠眼医婆罗门僧
谒柱山会禅师
寄杨虢州与之旧姻
答乐天戏赠
春日退朝
武夫词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
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踏歌词四首·其一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令狐相公俯赠篇章斐然仰谢
汉寿城春望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
杂歌谣辞 步虚词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