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史下·侯景

咏史下·侯景

宋代 陈普

曹操桓温不自持,跛侯面上雨淋漓。
奸人何事乾坤裹,一日雷霆十二时。

诗人陈普的古诗

孟子·隘与人恭

宋代 陈普

异端岂必皆邪说,执一之偏或过中。
隘与恭如失正,到头流弊亦皆同。

咏史上·豫让四首

宋代 陈普

几多砺节与轻生,犹有丝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诚心大义最分明。

文公书厨·出此谟训

宋代 陈普

仁心忧万世,出语岂能无。
拟之而后言,一字一明珠。
万化必有成,大中在方策。
渊泉端有自,聪明达天德。

咏史下·宪宗

宋代 陈普

韩愈南投瘅海波,元和天子老中讹。
檀檐金墄犹堪笑,愿作重来赴火蛾。

路中救小鱼

宋代 陈普

道逢涸辙一穷鱼,气息如丝沫尚濡。未得相携沧海去,蛙池共活谅中孚。

咏史上·伊尹

宋代 陈普

万物权衡在莘,孰称社稷与君民。
君王亦有桐宫去,寄语南巢莫怨人。

夫差伍员

宋代 陈普

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
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
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
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
大纲一端正,上下合于一。
左右无共鲧,小大皆益稷。
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
无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
中心一不正,祸乱起不测。
计虑非不周,防闲非不密。
龙蛇起平陆,刀剑出袵席。
昔常恨吴王,不纳伍员策。
父雠不共天,吴起不两立。
败之于夫椒,足报槜李役。
杀心如未谢,灭起如呼吸。
五千栖会稽,甲盾尚流血。
一举而尺之,后患永绝息。
奈何仓卒中,鬼神夺其魄。
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机失。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吴国。
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
至今尘编中,见者皆叹息。
抑尝思其故,此事未足蹙。
吴亡自有端,灭越故无益。
夫差诚已误,伍员未为得。
万事理为准,万理心为宅。
好恶一毫偏,成改千里隔。
本正不忧末,主强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忧,内寇逾螟{蜷右下换虫}。
家不在藩篱,国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雠,忧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祸生骄矜,众怨丛苛刻。
灭用无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兰为刘石。平虑讨击使,
尚不逃三尺。华清羽衣曲,
岂得无敌绩。勾践诚可除,
宰嚭犹在侧。西施舞落日,
吴宫已荆棘。子胥计诚忠,
无乃学缓急。夫差爽已夺,
句践自千百。杀一留其余,
乱门岂可塞。寄语伍子胥,
善恶当详择。乱亡所当念,
心非最难格。

读史 其五

宋代 陈普

天踰铁勒偏无夜,地到扶桑更有人。民首自黔心自白,诗书万古不忧秦。

咏史下·侯景

宋代 陈普

曹操桓温不自持,跛侯面上雨淋漓。
奸人何事乾坤裹,一日雷霆十二时。

孟子·知言

宋代 陈普

识见超然地位高,人言情伪察秋毫。
一些疾病生心腹,明鉴当台不可逃。

孟子·舍生取义

宋代 陈普

义在甘心自杀身,人情天理此为真。
谁能出段乾坤裹,长作偷生负罪人。

咏史下·卢怀慎

宋代 陈普

菜耳杯盘冷似水,开元天下缓如春。
唐人不识调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挽平山菊涧 其六

宋代 陈普

诗礼斯文嫡,箪瓢此世人。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

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后身。几多黄壤客,难朽得如君。

七夕后一日

宋代 陈普

世间万事但随身,不费将迎是圣人。
雨暗云昏殷作夜,天青水碧在今晨。

咏史上·太只敫

宋代 陈普

战国纷纷似乱麻,钓丝谁记旧稼华。
召南礼乐栖何许,故莒城中太史家。

咏史下·姜维

宋代 陈普

国小民劳事已非,城狐不斩愈危机。
却屯已可擒锺会,邓艾无翎独解飞。

孟子·王道劝齐王

宋代 陈普

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欲儒概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咏史上·伏生

宋代 陈普

二儿并辔入公门,博局纷纷启祸原。
不及贾生何处是,弗将礼法教儿孙。

寿龙津余此溪

宋代 陈普

昔在辛酉年,余裁十有八。
翁时多十岁,无地贮英发。
世运欲转移,正气久郁阏。
科场弊已极,无复分椒樧。
千里足难羁,须作奔泉竭。
闭目骇奔腾,掩耳羞嘈赞。
归来分躬耕,复不禁芽卉。
蒯缑走杭越,触藩不能脱。
纷纷梦中人,妄与谈空阔。
翁兮独家居,自得真机栝。
一日山河新,妙契静中斡。
尚堪作子长,亦久抱恻桓。
遂生肥遁心,确乎不可拔。
人间闹蜂蝶,过目惟蹙頞。
惟有燕归来,卷帘无阻遏。
室呜孺悲瑟,门断陈遵辖。
惟我拜床下,见侍隆中葛。
躯为天地惜,日用诗书豁。
但见居深深,谁知活泼泼。
松柏晚丛立,姜桂老逾辣。
新年俄八十,道气方兰茁。
平生善养气,不作穴人揠。
年来滋长茂,略不惊齿发。
人生各有志,万物不能夺。
善身背生色,济世腓无{拔左换月}。
一与时偕行,造物自见察。
人寿百二十,尧夫岂虚喝。
分数天所裁,与行自能达。
老彭祗谀言,但论道本末。
更阅五十番,飞蜂与斯蚻。

姚国秀十咏·东塾

宋代 陈普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