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孟子·自得

孟子·自得

宋代 陈普

勿助勿忘随所事,潜心积虑孰加功。
待须默识心融后,左右逢原触处通。

诗人陈普的古诗

悬壶

宋代 陈普

悬壶大如斗,紫芋高五尺。
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
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
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跖。

荆公东坡

宋代 陈普

王苏并世时,价重连城宝。
读尽天下书,不闻性天道。
祗缘操术谬,济以言辞藻。
轻巧者便之,承风逐澜倒。
本意尊鞅斯,施行愧黄老。
妄谓世无双,奋臂肆挥扫。
雅言类旃孟,给御坚羿奡。
及其漏绽时,乃以穿窬盗。
荆棘日夜生,芝兰遂枯槁。
礼乐禹豫州,至今鞠烟草。
重华不可呼,四罪无复讨。
薄夫迷远谋,惟贪诗句好。

论语·弟子入则孝章

宋代 陈普

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犹未是全功。
圣贤成法事物理,都在诗书六艺中。

咏史上·韩信三首

宋代 陈普

良日登坛计策行,酸醎甘苦共杯羹。
不须握手师陈豨,修武高眠已合烹。

姚国秀十咏·东塾

宋代 陈普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咏史下·何无忌

宋代 陈普

怀恩马柳志何卑,挟恨东堂德愈衰。
犹有豫章苏武节,不惭京口协谋时。

孟子·具体而微

宋代 陈普

道体本来无限量,其间细大竞差殊。
只争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绝无。

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其二

宋代 陈普

棹歌一唱醒群迷,先有胸中九曲溪。仁智之真常莹彻,过门不入亦山栖。

孟子·舜大孝

宋代 陈普

暮雨梧山泪满襟,皇天珍重意尤深。
一时瞽瞍蒸蒸刈,万古人间慈孝心。

咏史上·秦皇

宋代 陈普

闵道飞翚指若枝,东门看日浴咸池。
生前有力移天地,死后无人予席帷。

孟子·放太甲

宋代 陈普

未道鸣条作网罗,近来毫邑转偏颇。
嗣君可到先王墓,为问南巢事若何。

孟子 生忧患死安乐

宋代 陈普

路向平夷多折轴,或因危阻遂安全。吉凶岂必皆由命,畏玩之中各有天。

孟子·山径

宋代 陈普

山径之行才不用,依然茅{上蔇下木}是荆榛。
人心顷刻无容放,稍或遗忘欲遂生。

咏史上·卫青

宋代 陈普

丞相含沙作短狐,直言长揖黯何孤。
相容幸有两人在,帝与侯家老骑奴。

姚氏生男歌

宋代 陈普

开乾枢,转地轴,
喜气郁葱充阎闾。一点文星隐天阙,
女郎捧得闾中珠。破晓儿童忙报道,
以璋作麞大笔书。才过五日便呱泣,
古称英物竟不虚。山灵锺秀产英杰,
冰肌玉骨色清癯。孔释果然亲抱送,
天上麒麟汗血驹。于公积德加厚地,
衮衮公侯尽有余。从今生一必生二,
续作杜陵歌二雏。五桂争秀椿未老,
兰孙竟出根株,矧彼开元衣钵在,
有例有样非敢谀。当年秀发名登於桂籍,
作个公卿岂肯卑微欤。

咏史上·审配陈珪

宋代 陈普

元龙父子二人耳,贤於曹公十万师。
吕布就擒公路死,都在劝回新妇时。

夫差伍员

宋代 陈普

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
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
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
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
大纲一端正,上下合于一。
左右无共鲧,小大皆益稷。
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
无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
中心一不正,祸乱起不测。
计虑非不周,防闲非不密。
龙蛇起平陆,刀剑出袵席。
昔常恨吴王,不纳伍员策。
父雠不共天,吴起不两立。
败之于夫椒,足报槜李役。
杀心如未谢,灭起如呼吸。
五千栖会稽,甲盾尚流血。
一举而尺之,后患永绝息。
奈何仓卒中,鬼神夺其魄。
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机失。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吴国。
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
至今尘编中,见者皆叹息。
抑尝思其故,此事未足蹙。
吴亡自有端,灭越故无益。
夫差诚已误,伍员未为得。
万事理为准,万理心为宅。
好恶一毫偏,成改千里隔。
本正不忧末,主强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忧,内寇逾螟{蜷右下换虫}。
家不在藩篱,国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雠,忧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祸生骄矜,众怨丛苛刻。
灭用无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兰为刘石。平虑讨击使,
尚不逃三尺。华清羽衣曲,
岂得无敌绩。勾践诚可除,
宰嚭犹在侧。西施舞落日,
吴宫已荆棘。子胥计诚忠,
无乃学缓急。夫差爽已夺,
句践自千百。杀一留其余,
乱门岂可塞。寄语伍子胥,
善恶当详择。乱亡所当念,
心非最难格。

咏史 其一 王祥

宋代 陈普

君王宫里望安舒,何啻慈亲念鲤鱼。体认卧冰真意思,忍看成济犯銮舆。

咏史下·柳家婢

宋代 陈普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
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太极中事事皆有即无佛

宋代 陈普

三春蝴蝶谁言梦,六月苍蝇讵可憎。
未怪康衢中有虎,每疑太极裹无僧。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