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偶成呈纯父

偶成呈纯父

宋代 陈普

朋友之伦在天地,何啻玄璜耦赤璋。
不聆玉人春风话,禁得铁衾秋雨床。
几人超距作貔虎,三尺弱孺思蛮强。
几回合眼在丹碧,讲谈帝伯铺皇王。

诗人陈普的古诗

隐屏

宋代 陈普

排云抵雨立虚空,端正方严万壑中。好去明堂充宁倚,不应留此伴仙翁。

孟子·仁者人也

宋代 陈普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
道即是身身即道,从来道外本无身。

大学·三关

宋代 陈普

致知格物最为难,梦觉关中善恶关。
若得二关俱过了,方成人在两仪间。

姚国秀十咏·东塾

宋代 陈普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咏史上·李广李陵

宋代 陈普

祈连天幸时难再,槐里侯封命已寄。
文景余波涓滴尽,延居数出欲何资。

代寿德兴尹

宋代 陈普

尧冥五叶开元正,尧云五色辉紫清。
渔歌樵唱乐宽政,今日公堂弥兕觥。
江南春稚寒犹峭,东风先绿银峰草。
银峰百草皆何私,邀得东风来独早。
宽厚不复父母心,父母万寿儿愿深。
老稚尽作斑衣舞,来听春风堂上琴。
黄金台上凝虚竚,碧云为卷琴声去。
要令四海皆阳春,不但银峰沐膏雨。
区区祝公在此诗,寸草莫报春阳辉。
秉钧暂借牛刀手,八荒开寿如尧时。

咏史上·金日磾

宋代 陈普

牵马胡儿共拥昭,同功同德不同骄。
麒麟阁上尘埃面,羞见芬芳七叶貂。

荆公东坡

宋代 陈普

王苏并世时,价重连城宝。
读尽天下书,不闻性天道。
祗缘操术谬,济以言辞藻。
轻巧者便之,承风逐澜倒。
本意尊鞅斯,施行愧黄老。
妄谓世无双,奋臂肆挥扫。
雅言类旃孟,给御坚羿奡。
及其漏绽时,乃以穿窬盗。
荆棘日夜生,芝兰遂枯槁。
礼乐禹豫州,至今鞠烟草。
重华不可呼,四罪无复讨。
薄夫迷远谋,惟贪诗句好。

文公书厨·永言宝之

宋代 陈普

世人多可笑,蜣丸富收拾。
复有一般人,燕居加什袭。
六经与玉府,惠我一何多。
区区缘实见,没世抱荆和。

孟子·仁熟

宋代 陈普

虽然仁道系心根,熟处工夫在所存。
惟是日新常不息,取之左右自逢原。

愿月得雨兼旬秋晹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其一

宋代 陈普

踰浃秋晹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赠叶洞春画葡萄

宋代 陈普

引蔓牵藤寸管头,扶骊剔蚌出风流。
三千龙女抛珠佩,一个儒风拥碧油。
莫是前风封即墨,便堪作酒博青州。
齐奴倘会清妍意,免得红裙逐翠楼。

赤壁赋中四句 耳得之而为声

宋代 陈普

司聪坎体本来清,举世都将贮笛筝。饱听翛翛北窗吹,人间能有几长庚。

偶成呈纯父

宋代 陈普

朋友之伦在天地,何啻玄璜耦赤璋。
不聆玉人春风话,禁得铁衾秋雨床。
几人超距作貔虎,三尺弱孺思蛮强。
几回合眼在丹碧,讲谈帝伯铺皇王。

送江西曾雪笠歌

宋代 陈普

几人夸咏雪,不如柳一绝。
几家说渔父,不如柳两句,
天阴岁晚寒江空,玉花四合为鸿蒙。
一片清虚画不得,孤舟一笠何精工。
凌空厉阔不觉寒,兀坐不动身与竿。
矶头把竿冻犹立,老妻在中作袁安。
此时意壮何分明,大无垠涯小无形。
的如曾子见一贯,又似叶公初点晴。
十年抛却吴松江,闽山六月念蔗浆。

不解算四首

宋代 陈普

汉衩帷幄有真儒,五百余人辙予卢。
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鼓瑟

宋代 陈普

满楼明月调云和,五十弦中急雨过。
彩凤拂衣鸣翠竹,素鳞鼓雨出寒波。
凄凉楚客新愁断,清切湘灵旧怨多。
一曲更沉人已静,江头云挂缘嵯峨。

叔文九日

宋代 陈普

葱梅韭芥本同家,自入主骚竟入邪。
一日露牙救桓景,千秋添得伴黄花。

久旱得雨

宋代 陈普

同堂合席分汝尔,况乃貌然千万里。
寸总不知从何来,一夜拥衾八九起。
井田未复思扣阍,忍见秋夏田无水。
甘霖才是渴者饮,何事骄阳骄不止。
旄倪奔走缘木求,惟有气龙尚循理。
焉知天心不广大,无愚无智皆如子。
拜泥祷偶都不问,衔石移山良可喜。
云飞风起作气势,野雾山昏醖甘美。
三朝遂作渰渰萋,一点一粒不胜纪。
吁嗟尔辈何惜命,欢呼噎呕舞欲死。
有身安得不求生,天地之心固如此。
草茅藜藿有一策,尧舜是亦人而已。
端居廓庙同此身,及人及物唯推已。
宫中圣人念民物,春不折柳漱辟蚁。
论道燮理岂不知,一夫不获古所耻。
三年耕有一年食,尧水汤旱无死徙。
有民心也为民谋,此道如砥直知矢。

范睢蔡泽

宋代 陈普

战国诸公敝一言,磨喉砺舌乱乾坤。
仪秦已作风霆过,范蔡方为河海翻。
荣耀须臾空自喜,真淳毫发了无存。
但怜三代遗孩稚,流血成河暗本原。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