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闻石塘尚书赴京

送闻石塘尚书赴京

明代 李舜臣

下榻长安彼一时,复从南土奉光仪。怜才近世难公似,论德中朝亦我师。

山郭欲销残暑气,江帆只待好风吹。惟应去后遥相望,夜夜台阶紫极垂。

诗人李舜臣的古诗

将发九江

明代 李舜臣

啼鸡催晓发,度雁倏秋深。自是羁怀甚,兼多草际吟。

风清山易冷,月落阁还阴。木叶兼江浪,方添隐几心。

夜饮马考功宅

明代 李舜臣

服采少暇日,良夜畅由衷。肃肃飙迤北,亭亭月在东。

中天烂河宿,清晖丽房栊。夙心期胜引,晤语忽宵中。

昔高蕃榻下,今摄膺门崇。徒倒中郎屐,深愧伯牙桐。

归来谅得遣,慰我忧冲冲。

送丁德卿出守抚州

明代 李舜臣

康乐临川日,江山属壮游。羡君今出守,于此复鸣驺。

地以红泉胜,亭馀碧涧幽。遥知词赋手,千载揖风流。

丙申至日太学斋居和费钟石侍郎喜晴次韵

明代 李舜臣

竟夕阴云掩太清,高斋寥廓对松声。长风忽送银河出,倒月能翻壁水晴。

夹路旌旗凌海日,中宵星宿带坛灯。为欢天意成禋祀,一曲真堪答圣明。

送孙京兆致仕归慈溪

明代 李舜臣

城郭顿生姿,金陵坐镇时。致身时辈许,乞疾主恩推。

人老攀江上,山林卧海涯。祗应五色诏,名德复娄师。

杨参仁甫招至东麓亭上

明代 李舜臣

幽栖半岭白云生,曲磴随岩碧蔓萦。阁上晴光连御柳,城中流水带山楹。

凭栏历历群峰出,种竹萧萧一院成。不似邀欢为地主,独能选择此来行。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 其四

明代 李舜臣

余家南望是,十里到城馀。地僻惟闻雁,村贫亦有蔬。

旧开三径在,新结数楹居。早晚攀同驾,来看隐者庐。

吉安谒文山公祠公孙生员熙出公遗翰因示

明代 李舜臣

宋道昔云季,戎马摧中州。独公历万死,感慨当时谋。

庐陵在南历,冠盖元名陬。嵯峨瑞华出,浩荡螺川流。

富田馀揖让,夙昔公园丘。荒山辟祠舍,生气谁为收。

飞桥驾长虹,松篁罗道周。凉飙却炎暑,好鸟鸣未休。

哲孙出遗翰,忽若苍龙游。鲁公称妙绝,惟此真其俦。

护持属山灵,栋宇终天留。

小堂寒江独钓图未彻宜此春雪

明代 李舜臣

小堂不及扫,尚挂寒江图。怪底春来雪,飘然二月俱。

别馆成招友人饮

明代 李舜臣

一自春风二月初,柴扉竹径作閒居。城中好似山人宅,门外应多长者车。

秋怀时吾生已二十九年

明代 李舜臣

耿耿忧难歇,秋风弥自怜。云深疲去雁,露冷咽鸣蝉。

薄命贫仍病,疏心悔更愆。无闻圣所戒,而我已兹年。

春日饮顾东桥园时蒋子云方伯同坐

明代 李舜臣

弃官江上肯归耕,几亩城中喜自营。结宇故栽芳树满,看山不自白云生。

身裁鹤氅称居士,家本龙门远俗情。为扫落花名蒋径,春来吾忝众宾行。

东轩对雨

明代 李舜臣

长风吹雨过东园,炎德驱无五月繁。坐对遥山烟乍合,正怜高月湿能翻。

微官垂白空双鬓,久客耽幽稍一轩。栏药盆花看益好,已多停水蕙兰根。

送江京兆景熙赴京

明代 李舜臣

赫赫都门坐镇来,三年为政不凡才。能令江上风涛郁,复道人间夜户开。

绕郭青山常带雨,经春芳树早生梅。扬帆又送朝天去,待报明廷宠玺回。

鸡鸣山望玄武湖

明代 李舜臣

金陵天下险,兹山在北门。凭高览八极,夕阳满平原。

杂花落岩树,大江正东奔。馀流注为泽,春水何其繁。

洲岛列相望,凫鹭鸣相喧。波光静可鉴,照影群山翻。

千年寄歌舞,百里滋兰荪。时时出云雾,长添王气存。

寿诗

明代 李舜臣

一鸟翔天中,毛羽何奇哉。谓从万里昆崙道,遥指三山碧海隈。

须臾灵驾何缤纷,凤管鸾箫翕可闻。正逢结实千年日,共驭为章五色云。

五色云中振羽裳,千年树畔赴霞觞。玉阙金台相照曜,天文海色共青苍。

其中燕喜何冲融,其上龙光正郁葱。曾劳八骏陪瑶水,偶值群仙朝碧空。

霓旌翠盖驻天门,紫阁琼宫绝世喧。灵妃前献南星寿,玉女旁开北斗尊。

已经人世几春秋,鹤舞龙吟尚未休。青青桂树金波湿,灼灼扶桑紫气流。

忽而来兮倏而归,还于海上拂云衣。朝从东极乘初日,夕息西山憩落晖。

遨游八极信悠哉,下见江河万古来。还将此日蟠桃宴,永作夫君寿祝杯。

秋夕友人过饮

明代 李舜臣

墀菊开应晚,园蔬摘欲霜。一樽来共酌,数本坐犹芳。

柴馆始晴雨,荒筵及月凉。愧非贤者室,带有德星光。

赠黄时庸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海岱惟吾土,生才每不群。承明今谒帝,意气始知君。

叔度陂千顷,箫韶奏九闻。仍看作者志,直欲继斯文。

饮酒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终朝静无事,颇赖酒尊浓。醉里愁能薄,归来兴不空。

深杯从妇劝,频顾觉儿聪。怪底陶彭泽,田多种秫功。

送曹给事出守宁国

明代 李舜臣

岁月金门路,叨陪上履綦。君多补衮意,吾送剖符时。

南国股肱郡,西川玉雪姿。敬亭今胜绝,应待有新诗。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