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堂寒江独钓图未彻宜此春雪

小堂寒江独钓图未彻宜此春雪

明代 李舜臣

小堂不及扫,尚挂寒江图。怪底春来雪,飘然二月俱。

诗人李舜臣的古诗

送吴文济入闽

明代 李舜臣

行色将南指,君恩向阙辞。拂霜蓬且转,明日酒难持。

去国能无惜,分襟复在兹。直须春草遍,始是解装时。

吴郎中母挽诗

明代 李舜臣

独乘鹤驾去安之,俪美高堂彼一时。总角图诗多自授,荐筵蘋藻尚人知。

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

缓步庭中

明代 李舜臣

倏忽怅无娱,空庭步自虞。本无黄绶意,偶忝赤墀趋。

草色萋闲径,莺声满上都。何当乘此去,散发故山隅。

送曾给事赴京

明代 李舜臣

金陵望京色,只在五云边。侧席君王待,南司讽议贤。

才兼堪世用,书奏使人传。酒罢欲分手,羡君行若仙。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 其三

明代 李舜臣

几人勋德在明时,南纪公来偶视师。谁使中军生气色,独筹前箸卧旌麾。

岘山有泪堪常堕,章水无情任所之。辽海只今忧未浅,不当还出佐支离。

马上偶然作

明代 李舜臣

秋风鼓大荒,万里长空来。忽然被群木,瑟瑟鸣声哀。

黄叶日夜落,蕙草庭中摧。鸿雁号云中,蓬转何时回。

顾惟仕京邑,二载兹徘徊。时哉岂所适,拙薄成嫌猜。

常恐夙昔意,零落随浮埃。不洁一以蒙,西子犹堪哀。

胡为复南陌,追逐相喧豗。

题陈司封荣寿瞻思卷

明代 李舜臣

浙水吴山产独奇,为郎宰府众人推。皇恩并录三迁日,爱子忻承七帙时。

阁上龙章多气色,尊前象服有威仪。还闻常为称觞罢,永痛游仙更一悲。

读书台在双剑峰下南唐李煜读书处也

明代 李舜臣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书台俯石门,綵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冬日招友人饮二首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读书非避世,种竹稍成家。几为辞城市,因之卧海涯。

小堂春覆草,曲槛晚留花。及此高轩过,郊原欲雪加。

春日闻人邦正招至徐氏东园

明代 李舜臣

戚里园亭傍水开,主人延客夕阳催。城边踏草寻幽径,石上流泉浸碧苔。

几亩但愁芳树歇,一春常听好莺来。颇闻绝胜兰亭日,亦忝兹游与上才。

送陈介泉中丞赴河西

明代 李舜臣

张掖国西门,中丞山甫论。从天下节钺,绝塞驻戎轩。

蛮赋千邦入,威名万里存。空传汉出使,此路去河源。

送钱给事出守袁州钱旧南昌推官

明代 李舜臣

载笔洪州日月迁,至今歌颂四明贤。乙明自悔春田讼,伯起如明夜馈还。

锁闼移官仍楚俗,褰帷行县亦章边。道途若问新为守,应有人传佐郡年。

圆通寺

明代 李舜臣

百里庐山胜独寻,山山林壑带秋阴。微风夹路参差见,竟日娱人紫翠森。

稍讶飞轩行树杪,忽看削壁入云深。幽居谢尔为僧在,清磬时时物外心。

至后送马西玄侍郎赴京

明代 李舜臣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闻言

明代 李舜臣

岂是蛾眉者,时闻谣诼諠。从来多不免,如我复何言。

冠盖惭新识,渔樵悔故村。东南如假翼,归路一朝翻。

送傅御史归省

明代 李舜臣

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

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杨给事尊堂受封

明代 李舜臣

载笔闻曩至,晨昏愿岂违。遭逢劝簪笏,浩荡借恩晖。

琐闼人贤在,金陵母德归。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

送闻石塘尚书赴京

明代 李舜臣

下榻长安彼一时,复从南土奉光仪。怜才近世难公似,论德中朝亦我师。

山郭欲销残暑气,江帆只待好风吹。惟应去后遥相望,夜夜台阶紫极垂。

五老峰

明代 李舜臣

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倏过昆崙颠,八荒逝安穷。

庐山偶回昆,沧海蓬莱宫。须臾酌彭蠡,还驾来时鸿。

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遂为万仞石,削壁凌苍穹。

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朝云变紫翠,旦夕飞轻虹。

寒暑岂不化,芝草四时红。昨出江州道,天地览斯崇。

仿佛见揖手,招客令予东。感此结深意,夜寝烟山空。

忽若乘风下,怡然数老翁。把臂一共笑,千年始相逢。

梦中忆所授,病后扶衰躬。复从碧涧侧,倚望瑶华丛。

极愿捐微禄,致身与之同。

送崔懋言赴顺庆太守

明代 李舜臣

雪落朔风凄,寒光逼马嘶。征途天共远,到日草方萋。

春色行花县,烟波下篆溪。无为叹非土,遥逐夜猿啼。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