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舜臣
乌动秋河彻,鸡鸣夜漏空。楼烟霜更紫,海色曙全红。
星落千官骑,天开万户宫。此时趋禁阙,正与故人同。
德安道中
蔓草垂藤引使车,石田流水带人居。清秋不落丹岩树,薄午方人白石渠。
谷口鱼梁旌旆转,山中萝径牧樵馀。为应问俗迟迟去,才可尘烦渐渐疏。
秋夕吴文济御史见访
出省惟公暇,深居每独思。故人骢马客,薄暮菊花卮。
月正清秋满,霜裁变露为。非君兹枉驾,何限使吾悲。
九江分司对雨
偶出庐山下,轻云随盖飞。度河为暝色,洒雨满秋扉。
细细从东至,森森洗竹晖。捲帘入苍雾,还寝更絺衣。
渐夕阶生溜,群峰势乍稀。江流何震荡,鸿雁亦来归。
是月黄花节,清宵玉露挥。高城恐寂寞,滋菊使芳菲。
桃花山
岩随茅屋过荆扉,水落溪田刈稻稀。赤坂度山泥滑滑,青松出谷雾霏霏。
寒帷北下聊吾事,逐禄南中亦昨非。稍喜云开还在眼,香炉石耳自晴晖。
春日姚氏园候客
尝从宾席末,闻道郭园名。之子舟将泛,兹吾盖少倾。
花明娇日色,鸟作弄春声。便可留今夕,应多满月情。
秋日赠友
乙疾顷来思,秋风忽若斯。黄花开独晚,玄鸟去何之。
稍习田家苦,方知静者为。多君能枉驾,时复慰吾私。
十六夜滕王阁宴集
怜此光犹满,迎曛阁已开。江摇银汉动,山度紫烟来。
万火纷南陌,层楼逼上台。凭栏无限好,应约早春杯。
阙左候朝
清光想玉旒,曙色望瀛洲。鹏海蒸霞出,龙池入月游。
南熏荣绿树,北斗挂丹楼。顾忝金门籍,朝朝此薄留。
尝酒
岂是葡萄酿,祗凭玉露斯。愁多须此仗,禄薄本相宜。
束带陶将去,登楼粲有思。何言顽与圣,更尽手中卮。
金陵遇冯子和旧同吏部
山城初上日,鞍马落前墀。宛似清朝罢,叨陪宰府时。
浮云如世事,流水只君思。五岳惟当去,看余鬓欲丝。
入朝逢李子西御史联步
读书台在双剑峰下南唐李煜读书处也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书台俯石门,綵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三
清边知有志,慷慨赴戎行。沙碛行荒塞,风云控朔方。
角弓弯汉月,铁骑猎边霜。万里狼烽靖,归来凯奏长。
送伦彦式祭酒奉其太夫人归养南海
君著老莱衣,非欢昼锦归。师筵新礼乐,帝幄旧恩晖。
路入黄花满,樯随彩雾飞。三年高义在,复尔恋依依。
杨参仁甫招至东麓亭上
幽栖半岭白云生,曲磴随岩碧蔓萦。阁上晴光连御柳,城中流水带山楹。
凭栏历历群峰出,种竹萧萧一院成。不似邀欢为地主,独能选择此来行。
春日饮顾东桥园时蒋子云方伯同坐
弃官江上肯归耕,几亩城中喜自营。结宇故栽芳树满,看山不自白云生。
身裁鹤氅称居士,家本龙门远俗情。为扫落花名蒋径,春来吾忝众宾行。
东轩对雨
长风吹雨过东园,炎德驱无五月繁。坐对遥山烟乍合,正怜高月湿能翻。
微官垂白空双鬓,久客耽幽稍一轩。栏药盆花看益好,已多停水蕙兰根。
早春贡院宴集弋阳王遣伎咸至
江城郁郁朝常雨,溪馆泠泠雾始开。地僻经冬封绿藓,春来随始接金杯。
莺声管吹如相妒,竹色波光倏尽回。纷屡中庭方万舞,兼能分赏片时来。
甲辰初度
年年今日酒,多为菊花斟。歌管谁能那,芳菲乍可临。
罢场园赋入,闭户草虫吟。敢向誇朋辈,悠然岁暮心。
问答 其二
忆在东山日,看君智似高。顷缘趋召至,应为念归劳。
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通惠河
开先寺别何邦镇
缓步庭中
杨给事尊堂受封
费钟石侍郎宅宴集用联句韵奉酬一首
亭上
马坡村赠旧馆人
宪使张子鱼馈鱼
省中晓起偶有所思
内兄见招东园诸公同坐
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
吉安谒文山公祠公孙生员熙出公遗翰因示
乙未中秋
壬寅九月十有七日吾生四十有四年矣
庭中
南都清明
过友人郊园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时同刘副使在坐
有怀故园亲族
贡院桂花
再调考功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四
直省忆蓝玉甫时渠在系
神乐观诸公同坐饯别内兄
宴都司樟树下
十四夜藩省宴集
春夕
饯别内兄伯雨
发东林
禫后
寿诗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 其一
早春忆故园
观澜阁
送徐枫冈中丞赴蓟
徐锦衣西园陪饯内兄 其二
内兄过别鸡鸣山房
进贤晓发
庭中植有红梅偶过李参兼有红白二种因简
送陈给事赴京陈绍兴人
丙戌初度
元日雪集和张宪使子鱼
瑞州寄别陆使迁广东左使
丙申至日太学斋居和费钟石侍郎喜晴次韵
送内兄伯雨出守松江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 其一
冬日招友人饮二首 其一
九月八日始闻雁声
闻言
九江分司九日刘副使见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