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夕庭中怅然有怀吴文济御史时渠将有闽中之行

秋夕庭中怅然有怀吴文济御史时渠将有闽中之行

明代 李舜臣

金气当轩肃,苍烟使舍幽。下阶聊独往,倚树忽千忧。

名逐群芳晚,心摧落日秋。所亲仍别去,炎德指南州。

诗人李舜臣的古诗

送丁德卿出守抚州

明代 李舜臣

康乐临川日,江山属壮游。羡君今出守,于此复鸣驺。

地以红泉胜,亭馀碧涧幽。遥知词赋手,千载揖风流。

徐锦衣西园陪饯内兄 其二

明代 李舜臣

凿石新成径,临流旧结轩。城边飞盖驻,树杪凤台存。

融雪滋花色,微风送鸟言。夕阳未归去,垂钓待鱼飧。

饯别内兄伯雨

明代 李舜臣

明经有未遇,四十已专城。岂不荣名羡,终多怅别情。

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赖有前庭竹,能如舅氏清。

丙戌初度

明代 李舜臣

荐祫时方燠,群芳忽已阕。嗷嗷南翔雁,犹解违霜雪。

人生诚未易,无徵伤吾劣。淮海魂昔惊,京华心每折。

尤怜今日泪,沾洒尽成血。

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惊鹊栖难稳,飘蓬任所如。昨来犹逆旅,忽报有高车。

庭次堪留客,城隅为索居。时闻话潼谷,吾志亦归欤。

别馆成招友人饮

明代 李舜臣

一自春风二月初,柴扉竹径作閒居。城中好似山人宅,门外应多长者车。

宿霸州馆

明代 李舜臣

寥廓此中宿,遥听易水声。鉴帷畿月入,疏馆北风鸣。

夜觉秋初永,寒知霜正清。不堪情已倦,明日尚遄征。

贡院桂花

明代 李舜臣

秋风凋众叶,桂树晚应开。几日空深院,清香伴碧苔。

拂衣人共觉,移席雁初回。念独能为客,看花是再来。

至后送马西玄侍郎赴京

明代 李舜臣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送曾给事赴京

明代 李舜臣

金陵望京色,只在五云边。侧席君王待,南司讽议贤。

才兼堪世用,书奏使人传。酒罢欲分手,羡君行若仙。

圆通寺

明代 李舜臣

百里庐山胜独寻,山山林壑带秋阴。微风夹路参差见,竟日娱人紫翠森。

稍讶飞轩行树杪,忽看削壁入云深。幽居谢尔为僧在,清磬时时物外心。

酬李伯华寄书

明代 李舜臣

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十六夜滕王阁宴集

明代 李舜臣

怜此光犹满,迎曛阁已开。江摇银汉动,山度紫烟来。

万火纷南陌,层楼逼上台。凭栏无限好,应约早春杯。

九月八日始闻雁声

明代 李舜臣

东山常八月,夜夜雁归声。何至江州听,方多菊露清。

倚檐长送尔,远道总关情。不问都门过,知无系帛轻。

送刘叔正出守永平

明代 李舜臣

南国接芬芳,忻闻荐省郎。君行名已晚,此别路何长。

马首指沧海,渔阳即故疆。异时儒术理,为郡有辉光。

鸡鸣山望玄武湖

明代 李舜臣

金陵天下险,兹山在北门。凭高览八极,夕阳满平原。

杂花落岩树,大江正东奔。馀流注为泽,春水何其繁。

洲岛列相望,凫鹭鸣相喧。波光静可鉴,照影群山翻。

千年寄歌舞,百里滋兰荪。时时出云雾,长添王气存。

秋日赠友

明代 李舜臣

乙疾顷来思,秋风忽若斯。黄花开独晚,玄鸟去何之。

稍习田家苦,方知静者为。多君能枉驾,时复慰吾私。

首夏园中

明代 李舜臣

独坐东园里,仍耽首夏时。乍将书自曝,微悦鸟还窥。

烂漫仙人实,芳菲大谷枝。愿希高尚者,从此学栖迟。

送陈介泉中丞赴河西

明代 李舜臣

张掖国西门,中丞山甫论。从天下节钺,绝塞驻戎轩。

蛮赋千邦入,威名万里存。空传汉出使,此路去河源。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 其二

明代 李舜臣

佳气指神京,邦人饯有行。诏从天汉落,泪逐露秋倾。

去去伤蓬转,呦呦感鹿鸣。甘泉曾拟赋,献罢即归耕。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