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舜臣
天地见彭蠡,清浅杂烟浮。忽讶城隅望,苍茫海上秋。
长风驱远水,落日走神虬。骇浪时能似,银山碎十洲。
叶生宅陪饯内兄
谁不惜车东,声华满国中。卷帘堂未暮,吹竹盏能空。
池水澄寒碧,窗花馥晚红。亲交知我在,为尔饯筵同。
早春忆故园
往兹荐禫日,朱明甫南移。青青原麦秀,袅袅陌桑枝。
家世本农原,曾读耕田诗。丰皋饷童仆,薄往阅耘耔。
剪茨开旧圃,命板成曩基。脩杨郁近岸,翠柏荣前墀。
木实纷丹碧,蔬挺何葳蕤。晨鸡夕自入,夏蝉秋始悲。
别来岁云暮,又见春草滋。兴言念故宇,感激能无思。
读书台在双剑峰下南唐李煜读书处也
后主尝是游,幽岩既为寺。书台俯石门,綵阁兼山赐。
双剑削天端,千秋犹霸意。苍茫谷口来,徙倚江南思。
庭树
为爱窗前树,花时一院馡。清霜能肃杀,黄叶早纷飞。
近壁蛛丝满,空庭鸟宿稀。悽然此时意,不独吊残晖。
马上偶然作
秋风鼓大荒,万里长空来。忽然被群木,瑟瑟鸣声哀。
黄叶日夜落,蕙草庭中摧。鸿雁号云中,蓬转何时回。
顾惟仕京邑,二载兹徘徊。时哉岂所适,拙薄成嫌猜。
常恐夙昔意,零落随浮埃。不洁一以蒙,西子犹堪哀。
胡为复南陌,追逐相喧豗。
送王念觉出守卫辉王旧给事
曩君报主志,慷慨即南车。到处为良吏,明廷有谏书。
潮平江路阔,沙净日光虚。早逐春风去,中州领郡初。
十六夜滕王阁宴集
怜此光犹满,迎曛阁已开。江摇银汉动,山度紫烟来。
万火纷南陌,层楼逼上台。凭栏无限好,应约早春杯。
送闻石塘太宰赴京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早春贡院宴集弋阳王遣伎咸至
江城郁郁朝常雨,溪馆泠泠雾始开。地僻经冬封绿藓,春来随始接金杯。
莺声管吹如相妒,竹色波光倏尽回。纷屡中庭方万舞,兼能分赏片时来。
李端甫招至徐氏东园乡人同坐端甫时有杭州之行
繁华南国里,流水古城边。剖竹人将去,投林鸟竞翩。
潭光澄日夕,柳色变春先。笑指清尊在,要当醉别筵。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 其五
自汉推经术,吾乡未乏儒。俱操金石奏,谁止玉堂趋。
带水滋星气,高城表海隅。病夫何所望,公等日亨衢。
阅武
晨烟万突杂郊氛,遥逐肩舆阅一军。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
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归路徐看衰柳色,似缘钲鼓片时欣。
秋夕吴文济御史见访
出省惟公暇,深居每独思。故人骢马客,薄暮菊花卮。
月正清秋满,霜裁变露为。非君兹枉驾,何限使吾悲。
送傅御史归省
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
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送曾给事赴京
金陵望京色,只在五云边。侧席君王待,南司讽议贤。
才兼堪世用,书奏使人传。酒罢欲分手,羡君行若仙。
午日约赵景仁出郭景仁有辞因简
午日蒙恩泽,彤庭既醉归。此时仍逸兴,相与及馀晖。
林壑闻多美,朋曹觉近稀。如何草玄思,不暇览芳畿。
将按九江泊石头口
江阁远犹雄,江流澹若空。晴沙行白鸟,缺岸出青枫。
野泛清秋色,山回落日风。真同渔父宿,亦在钓矶东。
别馆成招友人饮
一自春风二月初,柴扉竹径作閒居。城中好似山人宅,门外应多长者车。
太宰乔公送行诗时吐鲁番入寇
梦寐锡宸衷,台衡属上公。苍生安石在,衮职仲山工。
万壑深沧海,繁星烂碧空。兵戈今老去,逖矣哲人风。
送同年张助教赴刑部主事
同榜十年馀,君才世所须。遭逢多不贱,辛苦独为儒。
画舫乘春去,金门待漏趋。分曹荷明主,从此借云衢。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闻言简高子业
秋夕友人过饮
初度友人过饮
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
十四夜藩省宴集
乙未中秋
鸡鸣山望玄武湖
验封署芍药独不开花
元旦作
内兄见招东园诸公同坐
谒先墓归途作
送钱给事出守袁州钱旧南昌推官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 其一
戊子中秋见月痛忆往昔摧肝剖髓情见乎辞
过别内兄
宿东林寺 其一
再调考功
丙戌初度
内兄过别鸡鸣山房
春夕
南都清明
德安道中
冬日招友人饮二首 其二
登天池
神乐观诸公同坐饯别内兄
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 其一
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 其四
春日同诸年友故汉王府宴集
送湛甘泉尚书赴京
禫后
赠别高子业
报国寺饯薛君采缘陪诸僚登毗卢阁二十四韵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时同刘副使在坐
至家
送张子阳太常赴京
于时仲春作仲春诗
送伦彦式祭酒奉其太夫人归养南海
宿开先寺
过友人郊园
吉安谒文山公祠公孙生员熙出公遗翰因示
送孙京兆致仕归慈溪
发东林
九月八日始闻雁声
吴郎中母挽诗
桃花山
宿东林寺 其二
首夏园中
送刘叔正出守永平
将发九江
题陈司封荣寿瞻思卷
问答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