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度友人过饮

初度友人过饮

明代 李舜臣

乍喜高轩过,还惊短发催。相看俱老大,相慰有归来。

浊酒家能酿,黄花手所栽。今宵踏明月,莫惜醉中回。

诗人李舜臣的古诗

小堂寒江独钓图未彻宜此春雪

明代 李舜臣

小堂不及扫,尚挂寒江图。怪底春来雪,飘然二月俱。

送闻石塘太宰赴京

明代 李舜臣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寄任元朴

明代 李舜臣

去国今二载,犹传谏诤名。圣朝非尔弃,时俗乍相倾。

迹向陶丘敛,书从梁狱明。平生欲何似,岁暮卧山城。

入朝逢李子西御史联步

明代 李舜臣

乌动秋河彻,鸡鸣夜漏空。楼烟霜更紫,海色曙全红。

星落千官骑,天开万户宫。此时趋禁阙,正与故人同。

九江分司九日刘副使见过

明代 李舜臣

遥水楼船拥节旄,明公斧钺静江皋。为逢雁度俱今日,肯假霜威过浊醪。

手里黄花清露满,城隅白浪暮天高。出门历历明星在,指点秋河到玉镳。

秋怀时吾生已二十九年

明代 李舜臣

耿耿忧难歇,秋风弥自怜。云深疲去雁,露冷咽鸣蝉。

薄命贫仍病,疏心悔更愆。无闻圣所戒,而我已兹年。

再调考功

明代 李舜臣

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德安道中

明代 李舜臣

蔓草垂藤引使车,石田流水带人居。清秋不落丹岩树,薄午方人白石渠。

谷口鱼梁旌旆转,山中萝径牧樵馀。为应问俗迟迟去,才可尘烦渐渐疏。

进贤晓发

明代 李舜臣

道路北风发,飘飖吹我行。他乡换双鬓,残岁转孤旌。

夜雨草根活,晨晖山色明。经过从候吏,杂树识方名。

酬李伯华寄书

明代 李舜臣

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夜饮马考功宅

明代 李舜臣

服采少暇日,良夜畅由衷。肃肃飙迤北,亭亭月在东。

中天烂河宿,清晖丽房栊。夙心期胜引,晤语忽宵中。

昔高蕃榻下,今摄膺门崇。徒倒中郎屐,深愧伯牙桐。

归来谅得遣,慰我忧冲冲。

送费钟石侍郎上绩如京

明代 李舜臣

遥将三岁绩,北阙上龙墀。宰府古来贵,斯文今在兹。

衣冠匡世俗,勋德满京师。正值梅花发,清芬荐别卮。

问答 其二

明代 李舜臣

忆在东山日,看君智似高。顷缘趋召至,应为念归劳。

稼穑闻尝学,桑麻手所操。由来玄豹质,多在雾中韬。

宿开先寺

明代 李舜臣

山行累日度车迟,正尔耽山处处奇。近寺看峰还剑似,穷幽积水到龙池。

泉飞直下三千丈,月出裁亏二八时。隐隐牛间应紫气,书台高卧露天滋。

饮李氏村同程伯书使君乘月踏雪联舆而还

明代 李舜臣

路出金波外,车驱素雪间。清光两相映,乘兴偶俱还。

野入银为坞,星涵玉作山。褰帷三十里,独喜净尘颜。

赠黄时庸 其二

明代 李舜臣

阙下初心醉,堂中共目成。映尊梅未尽,承步草新生。

白雪听歌郢,甘泉见赋京。吾承骚雅后,何限慰交情。

送曹给事出守宁国

明代 李舜臣

岁月金门路,叨陪上履綦。君多补衮意,吾送剖符时。

南国股肱郡,西川玉雪姿。敬亭今胜绝,应待有新诗。

阻雨新店有怀仁夫

明代 李舜臣

宿雨淹归骑,终朝在远岑。阁中山木落,门外海云深。

无复为吾适,况当怀所钦。应怜洋水上,何处托孤吟。

寄报家兄吾有归志

明代 李舜臣

此处故人稀,缁尘况满衣。祗缘五斗重,滋觉寸心非。

海上鸥堪狎,天边雁欲飞。终当亲稼穑,白首共山扉。

饮酒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终朝静无事,颇赖酒尊浓。醉里愁能薄,归来兴不空。

深杯从妇劝,频顾觉儿聪。怪底陶彭泽,田多种秫功。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