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发清江

发清江

唐代 刘琏

暮过樟树镇,晓发清江汭。遥观閤皂山,山际半积雪。

宿云散轻风,晴旭露初晰。霏霏林烟苍,炯炯疏星没。

春阳亦昭旷,江水亦澄澈。岁序自推迁,怅焉感时节。

即事多所怀,岂伊念离别。引领望帝京,丹心漫飞越。

诗人刘琏的古诗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六

唐代 刘琏

自君之出矣,蝉鬓枯可燎。思君如流萤,持明徒自照。

遣闷

唐代 刘琏

天光沉阴岁将暮,客子驱车逐归路。
塞鸿叫入吴江云,野鸟对立枯桑树。
茫茫四顾少行人,栝苍之山渺何处。
愁心如水水复冻,焉得滔滔向东注。

草轩 其二

唐代 刘琏

池塘清梦觉,诗思一何浓。欲识东君意,閒庭烟雨中。

自君之出矣(四首)

唐代 刘琏

自君之出矣,金炉烟不袅。
思君如露桃,红泪堕春晓。

舟中漫兴六首 其四

唐代 刘琏

好溪溪水镜般清,流尽人间无限情。几日望家今已近,潺湲不是陇头声。

将晓

唐代 刘琏

东方未明星粲粲,霜华蔽野银色烂。篙工敲火起行舟,惊雁相色入云汉。

岸回水碧知去程,荒郊似有晨鸡鸣。曈曈旭日应可睹,寒威不用来相仍。

双溪八景八首 其六 秋浦浣纱

唐代 刘琏

苧萝山下女儿娇,回首吴宫恨未消。独立西风缘底事,效颦空自逞妖娆。

遣兴五首 其二

唐代 刘琏

豆实生乔松,成长亦匪易。枝饶风飙摧,叶饱霜露悴。

赖此刚劲姿,挺立世所异。壮哉十抱围,根据依厚地。

秀色淩烟霞,清阴却炎炽。鸟雀有宿栖,蝼蛄亦蒙芘。

奈何处其下,戕贼随已意。直干为㩻倾,能不为身累。

钱唐别友人

唐代 刘琏

辞家适京国,汎舟浙江湄。吴山一何高,湖水清涟漪。

浮云从南来,感我怀乡思。于时春向深,草木好容姿。

幽禽树间鸣,间关杂兜离。临岐别良友,中心能不悲。

悽恻未忍分,慷慨终当辞。君家住金华,我居栝苍垂。

同舟展良晤,浩瀚陈歌诗。人生无定踪,会合诚稀奇。

君慕渥洼马,腾达康与逵。我羡青田鹤,山林自栖迟。

操尚虽不同,意气深相知。所贵德业隆,守道识盈亏。

相期各勉力,勿为俗子嗤。

草轩 其一

唐代 刘琏

春来草自青,鵙鸣芳复歇。长啸山中人,披襟弄明月。

遣闷三首 其一

唐代 刘琏

天光沈阴岁将暮,客子驱车逐归路。塞鸿叫入吴江云,野鸟对立枯桑树。

茫茫四顾少行人,栝苍之山渺何处。愁心如水水复冻,焉得滔滔向东注。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二

唐代 刘琏

自君之出矣,欢娱共谁伍。思君如梅子,青青含酸苦。

再题虎丘

唐代 刘琏

虎丘山倚阖庐城,壮观东南久擅名。耸壑烟霞连海气,淩风楼擅下经声。

剑池石冷秋涵月,塔劫年深地集灵。尚想延陵吴季子,寥寥千载不胜情。

钱唐遣怀

唐代 刘琏

江风吹浪雨冥冥,云暗春山雾压城。箭镞不随钱氏没,黍苗还向宋陵生。

海门潮击千年恨,渔浦帆开万里情。昔日繁华总徂谢,苍茫流水乱蛙鸣。

漫成二首 其二

唐代 刘琏

落梅过雨委满地,辛夷数株花已齐。不须烂漫竞春色,桃树李树根成蹊。

寓钱唐送友还乡二首 其二

唐代 刘琏

扁舟此日信归风,海上潮生夕照红。送别何须重回首,括山遥在碧云中。

绿阴亭诗送人之临江府尹分韵得朱字

唐代 刘琏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

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

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

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

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寓钱唐送友还乡二首 其一

唐代 刘琏

一雨生凉浑似秋,羁人已起望乡愁。君归我住情何限,后夜相思月满楼。

种豆

唐代 刘琏

结屋南山隈,爱此园田幽。岂不念朝市,居閒得优游。

春耕既举趾,夏苗已盈畴。农人复何营,艺菽在高丘。

膏沐仰时雨,地气生芒勾。芟夷去异种,旦旦躬追搜。

藩篱旷且完,插棘罗戈矛。伫看芽茁长,密叶蓊云稠。

劳生愧明时,暇逸敢自休。夙昔思嘉言,人与天地侔。

随力任造化,叨养固有由。甘泽天所降,物产地所羞。

克勤匪伊始,何以望有秋。胡为厌卑近,高远肆厥谋。

瘠人以自肥,反贻天地忧。嘐嘐竟何补,适足罹愆尤。

书此遗同志,聊似击壤讴。

白团扇

唐代 刘琏

团团明月比容辉,淅淅秋风想翠微。莫遣尘埃悲箧笥,可人还忆暑凉时。

刘琏

刘琏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