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琏
远岫凝风翠欲流,绿阴深树晚悠悠。抱琴坐石忘归路,流水高山兴最幽。
入万安
崇山抱回溪,川路渐窈深。竹树缘高阜,洞壑隐层林。
近眺发新兴,远望畅幽心。东风若有情,云日乍晴阴。
出潜有游鳞,迁乔多好音。芳春若堪折,请折丘中琴。
松溪放舟图
苍松数株叶如幄,影落沧波紫翠间。想得游人清赏后,扁舟载月夜深还。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七
自君之出矣,瑶瑟尘满柱。思君如回风,旋转无定处。
舟中漫兴六首 其三
漠漠平林漫漫沙,数声鸡犬有人家。停舟最爱山头月,照见寒梅一树花。
宁国道中
绿树阴阴生夏凉,翠筠解箨净如霜。羁魂漫遂愁云去,远水他山更断肠。
登西岩寺柬益上人
云抱青山深复深,日融清露滴幽林。鸟啼树发春如许,试问高人身内心。
春江行分韵得春字
浓浓杨柳含娇春,落花细逐锦色鳞。芦芽出水碧玉短,沙嘴激浪跳珠匀。
高樯大舸江之滨,花骢骄嘶踏翠茵。何人解歌沧浪曲,愿将此水沾缨尘。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五
自君之出矣,昧壁虫自语。思君如羁乌,夜夜啼达曙。
舟中遇雨分韵得舟字
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
昏黑山藏树,苍茫蜃结楼。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
过湖乐站
晨策登远林,初日云外赤。川明寒波生,野旷岚雾白。
倾耳聆哀猿,扪萝随鸟迹。昔年花柳场,今作荒草陌。
泠泠松上露,冉冉如泪滴。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六
今宵天上月,应照故乡春。桂影生圆魄,蟾光隐半轮。
盈亏知有定,离别最相亲。万里清辉遍,偏惊旅泊人。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七
重到昔游地,茫然惑去途。高原深蔓草,沃野浸平湖。
水阔蛟虬横,山空鸟雀呼。凄凉今古意,落日片帆孤。
秋日旅怀七首 其二
园菊冒秋色,湛露滋幽香。采掇盈怀袖,饵服心清凉。
所思久暌盈,欲寄阻河梁。芳英岂不美,人意岂不良。
坐恐光景暮,于邑随飞霜。
登白塔寺有感二首 其一
废圃颓垣曲径微,亭台旧迹尚依依。唯馀野雉怜岑寂,荒草丛中作队飞。
自君之出矣(四首)
舟中漫兴六首 其一
两岸青山插剑铓,一湾碧水引流长。荡桨却过深蔚处,栖禽飞起一双双。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三
晚来风势歇,又见日临曛。远岫留霞彩,疏星耿薄云。
波流璧月动,舟过镜天分。何处危楼上,歌声静夜闻。
绿阴亭诗送人之临江府尹分韵得朱字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
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
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
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
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春日道中
雨收春日融,众草丰且碧。和风拂轻衣,飞花扑行客。
晴空摇翠烟,莽苍见山色。青年岂长驻,感念思夙昔。
过丹阳湖二首 其一
数朵青山迷远黛,一行白鹭下汀洲。孤帆影落长天外,芦叶萧萧满地愁。
刘琏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90篇诗文
秋日旅怀七首 其四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六
遣闷三首 其三
舟中漫兴六首 其四
遣闷三首 其一
舟中漫兴六首 其二
秋日旅怀七首 其一
钱唐遣怀
冯公岭
题云林图赠伯琛
送僧游方二首 其二
寓钱唐送友还乡二首 其二
漫成二首 其二
秋日旅怀七首 其五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八
秋日旅怀七首 其七
秋日辞
遣兴五首 其二
草轩 其二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三
松竹友人辞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二
遣闷
泊庐陵
寓钱唐送友还乡二首 其一
望后舟
秋日旅怀七首 其三
发清江
送章蕴德指挥还平阳卫
双溪八景八首 其四 溪畔行吟
登白云山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四首)
双溪八景八首 其五 春郊耕雨
双溪八景八首 其三 湖边杖屦
隘头山
次韵瓶中红梅
舟中漫兴六首 其六
次新淦
送僧游方二首 其一
登白塔寺有感二首 其二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一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四
扇面小景
遣兴五首 其三
将晓
回至徽州寄吴则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