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桑悦
感怀诗 其二十七
长风合滩水,浩浩同一声。余音入松竹,又作竿籁鸣。
文章同元气,随物能赋形。变化莫可测,刘累难持衡。
游仙 其一
遥瞻太华山,林樾蒙日月。西岩穴浮云,突瓦东岭缺。
补辏庸神穴,山灵永契阔。飒飒朔风劲,四野木叶脱。
游人动春兴,残树成点血。日暮途或穷,我车肯改辙。
深湫有神蛟,服食太始雪。何时为吾驾,飞上太清阙。
感怀诗 其二十二
汉武梦舟碣,溺志尤荒淫。幻术致妖魄,悲歌痛镌心。
轮台转深悔,茂陵树成阴。圣君育万民,殁祭为明神。
和陶杂诗(六首)
吊祢正平
经过此地倍堪伤,忆子青年饲虎狼。四海难容身一叶,三江都化泪千行。
能言贾祸真鹦鹉,览德冥飞愧凤凰。今古怜才惟造化,芳洲留写旧文章。
古别离拟孟东野
伤心别君泪,垂垂滴中庭。一庭芭蕉叶,天晴闻雨声。
题梧竹奇石图
琴瑟未斲先具形,箫管未截终完声。天将碧玉为寸筳,拊击翠石石亦鸣。
分明一部真韶乐,彩凤能招下寥廓。古音不复将何如,请君看此韶乐图。
游仙二首 其二
少年负奇气,仗剑行九州。日月委菁鬓,风霜粘紫裘。
湛湛清泠委,日暮思回舟。几宿山水窟,梦寐钧天游。
路逢庞眉翁,云是古许由。相携眺荒冢,迷骨高于丘。
箕山乃蓬岛,颍水即弱流。凡胎杳难升,路绝三千秋。
吾名在玉简,尘世那能留。寄语玄真子,迅速驰素虬。
感怀诗 其三
岭峻波深深,世路多险巇。推山塞溟渤,大地无成亏。
阔步任所适,万里皆平夷。古道本如此,夜梦随轩羲。
感怀诗 其三十四
长江有鱼目,圆明映清秋。穿缀作环佩,映带珊瑚钩。
北海波浩荡,风逆无行舟。鲛人数行泪,滴滴沉中流。
久雨春寒殊甚杜门不出触景兴怀和文公月夜述
感怀诗 其三十八
东园有奇花,容姿鲜灼灼。虽是春风开,亦是春风落。
甘霖被郊原,蔓草轻兰药。所以高冈松,无言树寥廓。
咏老人灯(二首)
感怀诗 其二十五
嶰谷有奇竹,能中虞廷管。九奏鬼神格,阳舒寒谷暖。
新裁作长笛,杳眇传新声。曲终风不吹,秋色满空庭。
感怀诗 其三十六
仲堪昔行役,夜宿岐山岑。明月照梧桐,上有蟋蟀吟。
何幸两尘照,听此垂天音。凤凰噤不语,灭影扶桑阴。
重华去已远,寂寞千仞心。
感怀诗 其十一
老聃良不死,昨日始著书。居今苟阅世,临渊语非虚。
吾师有屈伸,任道为卷舒。薄阴蔽明月,千古清光垂。
重续丽人行
洛阳三月春无主,桃花落尽清明雨。名园接叶暗栖烟,可教莺明无言语。
陌头车骑何纷纷,顾盼似空游女群。柔情薄射伊水月,倦思怕领龙山云。
就中八姨最年少,上马临风殊窈窕。白日凄迷天暗垂,万姓游魂随一笑。
当时宰相名国忠,几回并辔朝真龙。绡裙六幅行委地,峡水拖入华清宫。
杜陵老翁惯饥饿,半生只对山妻卧。酸眼惊看绝世姿,错认九天元女堕。
此翁向后攒百忧,潼关战骨堆心头。始知昔日眼中见,宝钗银㔩皆干矛。
君不见巍巍文武开周国,削义降仁褒姒色。再观青史发长叹,丹脸双刀古无敌。
和朱文公读道书 其二
漱齿北斗下,沆瀣何清凉。仰望玉霄府,紫气弥穹苍。
蓉城老仙伯,貌古双瞳方。百年一瞬息,迟我无何乡。
秋雨初过即景写兴
感怀诗 其三十三
鹦鹉囚于舌,正平累于赋。琐笼知暗哂,能言君再误。
不见孔颖达,善讲伏深祸。皇天祚圣明,儒绅纵高步。
桑悦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 79篇诗文
小游仙(十首)
感怀诗
春游歌
感怀诗 其三十九
题岩下花呈长沙守刘鸣远
李节妇
会试感怀
和朱文公读道书 其四
和陶杂诗六首 其四
小游仙诗 其二
长命草
劣马行
游仙 其二
感怀诗 其六
感怀诗 其四十
和朱文公读道书 其三
和朱文公斋居感兴
感怀诗 其三十七
同丁秋官凤仪夜坐
感怀诗 其十二
咏佛桑
感怀诗 其二十六
予既调柳宪长林君待用以书来云柳州山林子厚
感怀诗 其十四
逢迎
西昌闲步二首 其一
和陶杂诗六首 其二
归计已成述怀
感怀诗 其十三
按县
题赵子昂马
和陶杂诗六首 其一
同王如斋挥使金宗秩上舍暮春郊行
感怀诗 其三十五
和陶杂诗六首 其五
去郡有日感今怀古触景兴思和文公北山纪行留作郡中话柄 其二
感怀诗 其十
题鸲鹆
游仙(二首)
西昌闲步(二首)
宿茶陵五峰庵
春雪再和前韵
去郡有日感今怀古触景兴思和文公北山纪行留作郡中话柄 其一
虞美人 春晓忆长沙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