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慎中
好径人多道本夷,自为烦苦自支离。省存判截静和动,先后分开行与知。
敬义夹持宁免二,诚明两进已成岐。当时呼得曾参唯,一贯之馀费甚词。
挽陈子贞秀才二首 其一
子渊称短命,汝复弗如回。庭对曾闻礼,公车未召才。
芳兰翻自爇,玉树易先摧。堪悲垂白父,老有邓攸哀。
龙南冈久谪不召诗以为叹
怪尔谪居犹汉吏,欲将孙子长官中。地幽应隔阳光照,天远宜无雨露通。
听厌舶赍喧鴃市,看频岛气起蜃宫。已知直道非今好,莫向时人叹路穷。
高祠部子逑访予告中值予出游不在见投赠章聊用奉酬
因病相侵却得闲,一官方在是非间。身同云出无留处,住近城阴独掩关。
高士已题凤字去,野人空共鸟飞还。间窗寂寂春光早,惆怅清扬不可攀。
题徐氏溪亭四首 其二
浯水日悠悠,虚亭压水头。棹歌喧极浦,峰翠漾中流。
每夜偏多月,长天只似秋。更添幽事并,系柳木兰舟。
法通久住半岭归天柱岩题二偈示之 其一
谁信活途在死门,佛祖是冤也是亲。究义问禅元涉妄,削金添得眼中尘。
刘函山招游大明湖
轻舟恣所往,适趣何必深。居然在城郭,而得混鱼禽。
翠岫远衔席,绿波清照襟。明湖既得性,芳岁亦娱心。
暮景媚涵水,春风吹满林。岸木稍变色,汀草微生阴。
浩荡纷言笑,满盈递酌斟。不能日日至,勿云乐太湛。
题张封君南圃池亭四首 其四
爱兹城郭内,丘壑趣留人。曲径泉流遍,孤峰雨洗新。
丛篁宁受暑,众卉自知春。好客常开宴,高轩来往频。
从军行六首 其三
狼烟高照羽飞书,亭障迢迢塞草枯。授钺争看求大将,勒兵谁为取高奴。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二
埋名都市无人识,誓死沙场各自知。一夜五原烽火急,起从召募羽林儿。
芝山亭
亭子倚岧峣,幽意坐终朝。远水孤帆滞,长天一鸟遥。
丛红霜树叶,片白楚江潮。浩荡烟波去,徒思兰桂桡。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三
危栏面面牖双双,閒坐閒行总对江。欸乃一声何处发,微风吹遇到南窗。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二
太白压辽城,天狼照北平。君王亲用武,节帅奉专征。
问罪驰轺入,观兵揽辔行。当今将士怒,归及凯歌声。
赠人号罾浦
家临罾浦上,垂老学为渔。鸥鹭亲长往,菰蒲伴隐居。
持竿求竹直,选石爱潭虚。不晓任公意,应言在得鱼。
病中吕从野水部邀不赴赋谢
宫云晓度湿晴沙,退食烟齐省树鸦。燕阙春回催玉羽,凤墀日暖映金花。
文园不起茂陵卧,朔雪虚回剡曲槎。绮席瑶觞违命赏,露兰风草惜年华。
清源山独行诸峰示同游诸子二首 其一
洞壑杳氛氲,中间紫翠分。兴来秖自得,独往有谁群。
激射风前瀑,孤高天际云。心赏悠然会,何由与客论。
雨中忆尤子伟卧疾二首 其二
弓影心知已不疑,淹旬伏枕更胡为。此时何事偏相忆,寒雨萧萧把酒宜。
偶怀
愁绪乱无端,人情急似湍。孤根元有植,枉道亦何难。
独酌不成醉,强歌聊自宽。世无知心者,应谓予不谖。
少年行四首 其三
红尘一道见飞缰,突入青楼倚象床。笑掷朱提如粪土,博教红粉片时妆。
破阵子 观竞渡作
急势争时澎湃,平澜击处崔嵬。正远惊看龙乍起,渐近微分鹢两来。
游人方满崖。
进退斯须难失,离合毫发相乖。声竭还凭馀怒贾,力尽犹能作气催。
□□□□□。
题卧壶山人二首 其一
孤支白石为高枕,四剪青霞作幛帷。历选名山惟爱此,更无飞梦到床杝。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八
登横山顶上览州城同蔡道卿
论文示门人方元焕晦叔
病中漫述二首 其二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四首 其三
夏日忆泮池芙蓉柬唐慱士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五
挽黄一崖
书怀答彭石屋
春雪怀故园诸妹同舍弟作
金山杂诗八首 其四
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 其一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八
得陈华山书
秋祀先师恭述二首 其二
金山杂诗八首 其八
挽徐宜人
山中书情寄孙毅斋学士二首 其一
答周成山见寄
告中送顾膳部赴臬山东
咏虚谷别业
赠唐太史养疾寺居五首 其四
往日客钱塘住西湖颇久湖上山水丛林之胜至今犹形梦寐因缙上人来喜 ...
哭陈石亭
送江少峰年兄兼寄江贞斋学士及午坡提学
病中同年江于春见访喜而有感
冬日郊望二首 其一
送宋龙门行甘州太仆
辛卯元日二首 其二
功德寺观三官感怀二首 其一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二
蓦山溪 夜月移饮桥上
閒居即事奉怀徐少湖学士二首 其二
病中谢凤仪过访
宿通惠寺
凉州词二首 其二
冬日郊望二首 其二
帝幸南苑三首 其一
送吴文选纯叔归养乃父阁老白楼公
送程舜敷编脩坐谪高凉三首 其三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四
望陵
金山杂诗八首 其二
伯母颜孺人七十寿
东昌题任元朴御史园
彭蠡湖
送史西厓守沅州
题少滨书屋赠金生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二
答刘梅园侍郎见寄刘公大庾人因以梅为咏
送项膳部迁之出守临川
水调歌头 春日观田家感述
咏署中墙下葵花
入塞曲六首 其六
开先寺龙池
寄历与吴泉滨先生走笔戏柬
秋祀太学视宰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