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慎中
愁绪乱无端,人情急似湍。孤根元有植,枉道亦何难。
独酌不成醉,强歌聊自宽。世无知心者,应谓予不谖。
塞下曲五首 其二
人烟断绝惟看雪,关月吹残只有风。遥指边人猎近塞,居延城北半天红。
塞下曲五首 其一
日落沙场边马鸣,芦笳四起助悲声。春风不到黄花戍,朔气长悬白草城。
塞下曲五首 其三
拂云堆上望岩峣,火遍秋原白草烧。数骑南来鸣镝响,边人探是射生雕。
少年行四首 其四
百场纵博百场赢,万目窥觎万目惊。垆头更醉须臾尽,不赌金钱只赌名。
赠章心壶名医
年来多病交游简,半是名僧半是医。本访缁流参佛乘,忽逢国士话黄岐。
隔肤见胆神观异,刳腹浣肠法术奇。独赖值予未反走,此身料得尚堪为。
少年行四首 其三
红尘一道见飞缰,突入青楼倚象床。笑掷朱提如粪土,博教红粉片时妆。
挽许三浦
辛苦三冬足,奄惊万事非。途穷山子蹶,斗暗莫耶飞。
返魄兹乡降,游魂何处归。心悲广陵散,无复鼓瑶徽。
塞下曲五首 其四
边庭日日老风沙,更向楼头听晓笳。莫怪壮夫容鬓改,白头苏武也思家。
游朝天宫
蓬莱元自道家山,帘户阴阴珠树闲。乞向朝中除仕版,却来方外着仙班。
花间犬吠知人至,空里鹤飞为客还。一扣玄关回念想,因悲扰扰在尘寰。
同陈瑞山蔡可泉游觉海诸山
吾生寡好独耽奇,更接良俦汗漫期。啸向空山成节奏,行窥止水鉴须眉。
坐茵每藉林中草,解佩时悬石上枝。顾谓同心高蹈者,便堪脱躧视妻儿。
关山月二首 其二
万年明月照霜天,独向望乡台畔圆。共看毡裘嘶马上,应同闺被绣鸳边。
寿毛砺庵阁老七十 其三
十地丹丘合,三山碧海望。玄夷授玉笈,王母奉金觞。
杖屦东山社,松筠绿野堂。苍生悬谢傅,何日贲云章。
春日观南城同礼曹诸子三首 其二
离宫往往像神仙,谁拟甘泉起汉年。复道横看连象纬,曲房深转贮云烟。
秾花齐发妆灵囿,杂树分荣荫御川。但觉观游皆出世,不知剑舄已升天。
清源山独行诸峰示同游诸子二首 其一
洞壑杳氛氲,中间紫翠分。兴来秖自得,独往有谁群。
激射风前瀑,孤高天际云。心赏悠然会,何由与客论。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三
手披荒土植松楸,天使临门不敢留。同位如将襄大事,九重谁复解殷忧。
病后偶尔出郭
忽看柳叶长,何言已春深。因思闭户久,却悔逃人心。
草色遥迷径,杏花稍变林。欲酬过去赏,一日一来寻。
送蔡东洛赴铨改官二首 其二
不耽数斗米,高意似渊明。来往都乘化,荣枯岂吝情。
雨中孤棹去,膝上一琴横。举世知音少,希弦何用声。
看青门画漫题二首 其二
黄粉丹青各未施,解衣盘礴欲何为。袒跣狂呼惊急起,傍人尽道长康痴。
塞下曲五首 其五
层冰千尺压崔嵬,万里寒阴冻不开。回乐风高终古在,但看征战几人回。
送许进士应元知泰安州三首 其二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送人成均卒业还郴州
好事近 贺曾渐溪得孙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六
送唐娄江赴召二首 其一
金山杂诗八首 其二
信州登城楼
九日雨止力疾登万石峰四首 其四
钱侍御出游东林予留江州城中阻于陪从作此奉柬
礼部祈雪致斋予以在告弗预柬同曹诸君二首 其一
治园偶作
李伯材出示所藏沈石田画鸡戏题奉赠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九
赠刘雪湖善画梅
游清源山同洪芳洲二首 其一
雨中忆尤子伟卧疾二首 其一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水调歌头 夏日病起行园
赠廖云溪
观江州诸生文示薛广文仲常薛久滞儒官因以为戏亦解嘲之类也
再至魏县而魏尹未还赋此奉寄兼以为谢
郊兴二首 其一
游五老峰四首 其一
寄郭浅斋侍郎
法通久住半岭归天柱岩题二偈示之 其二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六
精舍与原弟夜坐论诗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二
题徐氏溪亭四首 其一
予以事由陈趋项周梅崖参知方自项还皆以夜行造次相逢顷刻而去
德兴县八月十五夜月简陆毅斋使君
游麻姑山
题溪洲别业赠罗生希晦
文上人房饯徐山人
寄历与吴泉滨先生走笔戏柬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六
赠李介石徵君
别业杂诗四首 其三
题画四首 其四
李司业见遗庐山诸作述怀奉柬
送陈学颜辞亲应举
破阵子 观竞渡作
郊工 颂成也 其一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八
小楼閒不酬邱少泉见寄
题司封荣养卷
送诸子兴年兄由刑部郎中贬尉高明四首 其三
良时嘉宴会 赋公宴也
刘函山穫田庄居久不至城诗以问之二首 其一
上洞宴集二首 其二
赠唐太史养疾寺居五首 其一
陇头水二首 其一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二首 其一
上已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 其一
从军行六首 其三
寄唐荆川二首 其一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八
送李邑博望山先生
圜丘 肇祀也 其一
赠翁仁夫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