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四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慷慨一丈夫,兹行君岂徒。指挥调敝卒,谈笑靖边隅。

古塞开新款,全军奏凯俘。归来谢天子,得似傅甘无。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宿万石山道院

明代 王慎中

暮赴松门非为倦,欲依妙境息奔波。灯前鸣磬山中静,石上流泉雨后多。

秋气渐深闻木叶,天机忽长在岩阿。踌躇未决投身计,荏苒其如老至何。

登真觉寺浮图

明代 王慎中

宝塔拔地跻,蛟龙互拿攫。层级凌虚空,危磴盘屈曲。

上之逼星纬,下则俯原壑。超升旷我怀,频憩知足弱。

赤日耀珠光,灵飙响金铎。身高万象出,眺迥二仪廓。

苍然见秦赵,微茫辨渭洛。风驱燕色来,山川翠参错。

飞鸟足下度,归云衣前落。避喧得胜因,了净无真着。

福庭如可留,吾将从玄鹤。

题卧壶山人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孤支白石为高枕,四剪青霞作幛帷。历选名山惟爱此,更无飞梦到床杝。

访郭白峰山庄不值留题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东郭先生真好静,柴扉聊寄碧林间。青山舍后经秋老,流水门前尽日閒。

禾廪不茨禽共食,松巢无扰鹤知还。一廛欲买相从隐,此地由来可闭关。

秋日登鸡鸣寺阁寄友人

明代 王慎中

峻阁暮跻攀,凉风振客颜。青天湖外尽,平野雨中閒。

鸟度孤云去,人随落叶还。如何属延伫,伐木响空山。

挽苏秀才

明代 王慎中

少年词学盛朋游,赋命乖违与事仇。抱志竟同川水逝,生才偏使玉楼收。

托孤内友犹玄发,哭子慈亲正白头。每把奇文思似玉,泉台冥漠见何由。

德兴道中柬陆毅斋宪使陆君昔同在礼部

明代 王慎中

客意悠悠忽自悲,客台忆共奉恩晖。春城柳色趋朝入,天路香恩扈祀归。

官冗方知思昔遇,途危犹未觉今非。旧游零落俱何处,职事逢君得暂依。

检荒行田野中

明代 王慎中

秋巡躬适野,不给愧民康。尝馌知非旨,观场愁大荒。

行间除茂草,息处就阴棠。老稚无惊避,吾来省尔方。

闻缙上人游清源山

明代 王慎中

高僧真避俗,为客也耽山。路向樵人得,身同锡杖閒。

泉源当夏冽,藓色阅年斑。遥忆孤灯影,留光万壑间。

镇国寺与张子对酌夜谈

明代 王慎中

松栝枝团广岫阴,仲冬凉月静萧森。青山白水随生事,高榻芳尊共解襟。

画省香烟空入梦,远公白社许相寻。依栖拟问三天法,长啸真悬万里心。

送袁莪溪应召

明代 王慎中

饮冰高节有谁伦,海郡祥刑自不冤。折狱片言宁用费,守官三尺欲何恩。

立身会见登朝早,好谏还看致主尊。事业峥嵘闱闼上,可能有意寄丘樊。

芝山屠东崖招游

明代 王慎中

平旦何所适,我友惠嘉招。因辍几中牍,言扬尘外鏕。

解绅挂庭几,蹑蹻穷山椒。霜后千林肃,氛收四野遥。

坐来生气象,对酒息纷嚣。鸿雁飞寥廓,葭菼变萧条。

目骋天地广,心清草木凋。佳景贵良晤,非君谁见要。

游白鹿洞归道中作

明代 王慎中

岩壑变阴晴,归途风物清。斜阳衔绝壁,微雨过高城。

草动含秋意,虫鸣急暮声。明朝劳簿领,应自想兹行。

游大明湖晚至北极庙登览

明代 王慎中

春城足遐观,携手复嘉客。欲极高深趣,停桡理轻策。

林木飞鸟还,苍茫烟景夕。反照射岩丹,遥空带水碧。

山色晦弥明,人声喧更寂。灯火起闾阎,渔樵散原泽。

当歌浩思盈,对酒沉忧释。不知驩娱滞,天表生皓魄。

帝幸南苑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在囿灵台启,横汾离馆开。周王非独乐,汉武自雄材。

雨洒乘阳跸,山含进寿杯。此时瞻华盖,拙疾谢严枚。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羞为里巷屠儿饮,笑乞侯门厩养钱。意气相要俱有赠,惟将宝铗与金鞭。

得家兄病后手书

明代 王慎中

半年尺纸抵千金,细认缄题手迹真。字里谆纯论离别,毫端挥洒识精神。

沉冥起后情思迫,忧患经馀意气新。诵与儿曹相解晓,起居堂上慰慈亲。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白日永留欢,田园胜事偏。盘餐兼野蔌,厨火杂村烟。

逸兴看中圣,高谈接上贤。相忘宾主意,留滞不言旋。

望陵

明代 王慎中

本朝陵墓枕天山,巀嵲护灵虎豹闲。入夜梧楸时淅沥,飞泉涧豹晚潺湲。

龙藏万里蟠王气,象卫千秋控帝关。瞻望不胜埃滴意,严趋神路佩珊珊。

塞下曲五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人烟断绝惟看雪,关月吹残只有风。遥指边人猎近塞,居延城北半天红。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