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曾无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续社有诗次韵

曾无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续社有诗次韵

宋代 楼钥

通地通天只个中,千岐虽别大都同。
两家偶尔流传盛,一贯临都内外融。
欲境扫开心在我,浮云散尽月当空。
感而通者从来话,不感须知自有通。

诗人楼钥的古诗

送蒋德常宰鄱阳

宋代 楼钥

棋社颇寥落,聚舍多差参。
矧如夫君贤,贵重双南金。
岂可无此君,周旋相与深。
一别归未久,征鞍又駸駸。
老我苦多病,别酒难重斟。
掺祛不可留,赠言效规箴。
吾闻古番君,甚得江湖心。
官无崇与庳,时无古与今。
古人乃能尔,敛衽当致钦。
我亦一丈夫,毋谓力难任。
未暇言偃歌,肯弹宓贱琴。
明恕加抚摩,细故多亲临。
罔密吏易奸,赋重民弗禁。
飞鸮怀桑葚,烹鱼溉釜鬵。
此邦熟往来,当有慰黎黔。
君能践世科,朝行伫朋簪。
公余昌远业,书读松竹林。
故家未见书,校雠如向歆。
时时为寻访,归来共书淫。
勿以三径荒,閒作庄舄吟。
勉哉赴功名,莫待二毛侵。
数年傥加我,寒盟尚能寻。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 其四

宋代 楼钥

殿庐官烛对风帘,郎舍修篁共一檐。别日苦多良晤少,掺袪不耐雨纤纤。

喜雨次韵併呈郡守吴居父

宋代 楼钥

雨师争自效,风伯尚可施。
膏泽由分阃,空餐愧奉祠。
农功今可济,水利更毋隳。
喜雨无烦记,行人口似碑。

范叔刚舍人示文正公象笏

宋代 楼钥

千载威名文正公,忽瞻遗笏照双瞳。
敢从象齿窥清裁,屡批龙鳞奋大忠。
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犹想气如虹。
舍人接武登廊庙,宜宝甘棠振祖风。

粮料院葵向亭

宋代 楼钥

结屋苍崖昼不哗,崚嶒乱石绕帘牙。
涛江渺莽三千顷,烟瓦参帘百万家。
雉堞环山余暮雪,龙楼耸阙焕朝霞。
登临可是望都省,但有葵心向日华。

题林宗鲁校书所藏宣和御画

宋代 楼钥

周公多艺孔多能,徽庙才高更倍增。
除却万机都不会,至今遗老话昭陵。

以兴安石阮底寄颜乐閒

宋代 楼钥

兴安乐石响於桐,作阮犹堪继仲容。
茂苑乐閒真好事,为君添起晋玲珑。

它山

宋代 楼钥

素霓横卧作雷吼,日射细鳞银雪光。
安得此身如白鹭,修然终日在梅梁。

以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

宋代 楼钥

太湖中心洞庭山,千岩万壑高孱颜。
风涛舂撞自太古,漱成乐石如雕剜。
玲珑中空穷变态,奇奇怪怪罗沧湾。
良工巧手琢威凤,片云承足向飞翻。
叩之五声八音足,疑有仙风摇佩环。
月卿蜚声塞宇宙,文如九苞瑞世间。
只今在治真若凤,朝阳一鸣闻九关。
先从鵷阁掌帝制,径上鸾台领朝班。
德既不衰石不泐,祝公遐寿如彭籛。

尚书尤公挽词

宋代 楼钥

忧国言多切,回天力有余。
众推真学士,上念老尚书。
直道终难进,高怀只遂初。
梁溪钓游处,此意竟何如。

天童玲珑岩

宋代 楼钥

扪萝历栈上层峰,寖觉芒鞋踏半空。
七窍几时开浑沌,八窗无处不玲珑。
已欣古洞容身过,直恐丹丘有路通。
俯视人间懒归去,拂衣径欲御天风。

宁海刘君挽词

宋代 楼钥

不识紫芝眉,空传有道碑。
义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
未觉山川改,深明昼夜知。
薤歌慙不称,冢子素能诗。

新辟门径或谓太窄

宋代 楼钥

门外顿空旷,双眸豁太虚。谁欤列佳树,正尔对吾庐。

蚤岁曾修业,衰年得定居。买邻贤伯仲,衣锦旧门闾。

未办三閒屋,先栽数席蔬。欢娱戏莱服,晨夕奉潘舆。

驷马容虽狭,斋郎住有馀。床金知已尽,瓶粟岂无储。

细草沿阶嫩,新篁得雨初。窃希仁者静,未觉故人疏。

昼永翻名画,更长理旧书。何妨抱琴醉,尽好带经锄。

耋稚同甘苦,儿孙共卷舒。眼花多掩卷,鬓雪不堪梳。

少饮毋求醉,徐行可当车。此生千万足,祇愿老樵渔。

高端叔挽词

宋代 楼钥

百氏极旁搜,潜心老不休。
邻光时自照,箪食孰堪忧。
弟子多蓝绶,先生竟白头。
凄凉数间屋,知我独春秋。

游香山次正言韵

宋代 楼钥

四山过雨翠光流,境胜心閒自点头。
野鸟叫春多格磔,晚风吹鬓故飕飕。
三年几作旧山梦,一笑喜成今日游。
独叹寒泉本无意,强随机械走溪沟。

赵待制挽词

宋代 楼钥

半世谁知己,登门意气倾。
交情忘父行,文会忝余盟。
持论先忠厚,谈经叹老成。
幽光谁为发,落笔泪纵横。

尚书张公挽词

宋代 楼钥

文靖饶风度,高皇记曲江。
贤孙真是似,才气号无双。
几见持英簜,终看拥碧幢。
诚斋主诗杜,到此亦心降。

戏题龙眠马性图

宋代 楼钥

狗子已知无佛性,马又何曾有性来。
伯乐若来休着眼,任它骐骥混驽骀。

送叔韶弟赴官钱清

宋代 楼钥

蕞尔钱清镇,兹行正为贫。
九夷犹可处,十室岂无人。
官守毋卑小,城居缓卜邻。
老夫平日事,所至若终身。

昕老自号鉴堂来住芦山山中先有鉴堂

宋代 楼钥

鉴堂来住鉴堂中,两鉴相磨只一同。
要是非台亦非鉴,但见寂照含虚空。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