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黄镇成
秋日停车宿武夷,石坛云馆近天梯。几时来此山中住,结个松巢伴鹤栖。
商橘所画海棠双喜图
相向相鸣两缟巾,海棠风暖上林春。今朝识得眉黄意,同立花间报主人。
题三涧郑氏耕隐所
故人耕隐处,一壑乐馀閒。绕舍流春水,当门出晓山。
课童归雨外,留客住云间。尚恐违温凊,城中日往还。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四 衡岳
身随衡岳片云来,南极朱陵洞府开。八桂山川瞻鸟道,九疑风雨湿龙堆。
使华今日严圭币,祖印何年剪草莱。直到无生参学毕,逢人遮莫说轮回。
夜中忽雨
岁恶无邻堪乞籴,时艰何地可移民。秋来一夜江南雨,不责空囷活饿人。
野桥
选胜野桥边,疏松似鼓弦。亭幽当水曲,林际起秋烟。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三 半月池
凿地通泉入,冰轮隐半规。水涵光澹澹,云度影迟迟。
坐引流杯称,书添洗砚宜。蛟龙得风雨,终去跃天池。
南山紫云山居 其八
碧巘明霞外,秋山画不如。染成红玛瑙,削出翠芙蕖。
五老天边见,三神海上居。坐来高月上,声落晚钟疏。
乘凉
借屋依乔木,乘凉惬病身。日回山有影,风远竹无尘。
除地平施榻,攀条侧挂巾。应携庞老宅,真作鹿门人。
题郑子声画
能画能书郑广文,丹成挥手谢尘氛。不知笙鹤游何处,留得潇湘一片云。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五 含春待放
行到湖边处士家,春风篱落近晴沙。应将綵笔题新句,直待满林飞雪花。
霁月
寒爱春来暑爱秋,水长山远白人头。天时自有清凉日,霁月如银独上楼。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一 天台
天台山上綵虹桥,山下桃花带露飘。仙客云霞迷旧路,化人宫殿现层霄。
穿林夜气香为盖,冠岭晨光锦作标。若到上方应住锡,遥闻法鼓动春潮。
舟过大茅洋
涨海浑茫寄一桴,候神东去接方壶。帆随雪浪高还下,岛浸冰天有若无。
雁影斜翻西日远,潮声直上晚云孤。投纶拟学任公子,掣取封䲔饫万夫。
还家
避难三迁久,还家一岁馀。乱中全子舍,兵后保先庐。
池废草留密,径存林伐疏。室堂聊讯扫,未敢计空虚。
谢边
冲雨来谢边,滑路沾泥涂。旧邻路相见,留我宿山居。
然薪燎我衣,取酒慰我劬。虽有骨肉亲,各在天一隅。
感子劳苦意,焉能念崎岖。
南田夜雨
四檐春雨夜浪浪,记得吹笙近竹房。三十五年江海梦,又随归雁过潇湘。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七
竹露连岩际,松风满坐隅。水舂如有节,山鸟似相呼。
暑雨收崖蜜,晴云斸土酥。月高秋万宇,身世一冰壶。
杨子辅竹树小景
发竹矶头晚泊舟,雨篁烟树隔沧洲。美人无限潇湘意,分得江南一片秋。
赠何万里
泷流绕郡山如戟,黄茅峒深秋雾黑。幽篁蔽空鼪鬼啸,绝涧下水沙虫射。
生猺持刀跣双足,出入如飞践荆棘。官军相持不敢杀,年年出峒来为贼。
何侯挺身谕其渠,深入不用一卒驱。椎牛酾酒拜县令,叱散部伍从降书。
君不见伏波将军征五溪,瘴雨湿衣归棹迟。又不见令公单骑丧虏魄,万马不嘶边月白。
古来豪士立奇功,何侯身老心力雄。上尊袭衣拜赐毕,归钓白云清渭中。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十 待用调元
凝姿已得木味正,鍊粹复专阳德纯。大用悉归调鼎实,生生无尽一腔仁。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三华道中书所见 其一
辛巳还光邑祖居上井约江少府同到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十 五山
南山紫云山居 其六
悲秋词
赠海中所藏顾定之竹
胡文璧归池阳就赴浙闱
黄仲文云松巢歌
南山紫云山居 其十
杭川八景 其六 月庵钟鼓
郑克刚双松图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一 五曲精庐
雪窗兰石图
赠张孟琛
赠染笺周方大
赠秋厓上人
腊月过里敦田舍
紫云山
湖广提举黄子肃挽诗
用韵酬涂启仁傅钧永午日联句兼饷余酒
双溪客馆
希韦子歌
春山程鍊师山房 其二
和周凌云秋日光邑山行韵
杭川八景 其三 九峰晴旭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九 敛华就实
春竹
郑子声飞凤朝阳图
早春感兴 其四
题麻姑图有怀蒋师文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二 雁荡
东阳道上
送锡实布哈显中赴秋闱二十韵
八月稍告旱时雨沛然
春日行近山 其一
南山紫云山居 其九
麻姑一宿
宿富沙水西
题摘枝海棠
临川青云亭
春日山行杂兴 其一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一 本原楼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六 得月齐开
山家四首 其一
寄雷隐上人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三
杭川八景 其二 仙冈暮霭
李氏妹夫仲章归自襄阳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三 性质合凝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八 寒枝压雪
金原营小舍割山中田畀守者
南山紫云山居 其二
南山紫云山居 其五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五 北桥春舫
南田耕舍 其二
章袁岭
送宪幕陈时中分题得平章河
题道士林希深祷雨卷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九 峨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