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黄镇成
太史周南久滞留,俄闻归榇有留舟。人间化鹤轻千岁,天上骑鲸隘九州。
汉水悠悠红树晚,闽山寂寂白云秋。诗宗密印谁相付,宿草青青有首丘。
冬春连雪
南北艰危日,乾坤老大身。深山一月雪,故岁两年春。
宿麦抽晴早,寒梅破腊新。欲谈当世事,高唱若无人。
松江欸乃题李复礼松江渔者图卷 其一
松江渡头开钓船,松江水碧秋粘天。夜来酒醒山月上,祗在芦花深处眠。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六 五台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金函奉旨传香至,白㲲图崔载法来。
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还将拂子閒拈起,更上翻经第一台。
八月稍告旱时雨沛然
天际云初密,山尖日尚明。疾风摇竹乱,斜雨射窗鸣。
濯热乾坤德,悲秋畎亩情。又闻邻寇警,飞檄报徵兵。
舟过大茅洋
涨海浑茫寄一桴,候神东去接方壶。帆随雪浪高还下,岛浸冰天有若无。
雁影斜翻西日远,潮声直上晚云孤。投纶拟学任公子,掣取封䲔饫万夫。
春夜听雨有怀 其一
孤客曾听夜雨眠,一生江海已华颠。吟怀不与春风隔,漫忆檐声五十年。
得雨
十日得一雨,今晨初入秋。荐饥期一稔,嘉遁乐三休。
绿茁晚菘圃,黄收先稑畴。太平耕凿好,群盗勿相雠。
黄仲文云松巢歌
君不见谪仙翁,挥斥八极如游龙。东行扶桑过若木,隘视人世不可容。
九江日上见五老,身秪欲巢云松。云松之巢出天表,九点齐州蚁封小。
醉翻江水挹天瓢,仰视浮云没孤鸟。骑鲸一去天地空,元圃三山白云绕。
谁似黄家公子贤,放情飘萧怀谪仙。有诗万卷比秋月,有酒百斛如流泉。
名嚣利聒不到耳,绮窗阿阁浮轻烟。结巢亦与云松伴,自拂天风凌汗漫。
句里哦成碧水秋,毫端貌得潇湘岸。长松落落云冥冥,岁晏怀君霜霰零。
流脂入地应千岁,寄我春山煮茯苓。
寄雷隐上人
最忆高人住翠微,万岩千岫雪消时。林阶月在行香早,石屋云多出定迟。
栖树有僧留听法,看泉无客和题诗。松关不锁容相叩,定觅春山食紫芝。
秋日杂兴五首 其二
閒登屋西楼,望见青山多。谁家筑新阡,山下高嵯峨。
不知新阡后,乔木生茑萝。白日不返照,沧海无回波。
仰首见飞雁,雍雍鸣且和。人生苦无欢,尔鸣将奈何。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八 熙春朝阳
会景亭西晓独登,晨曦一上万山清。满城桃李春如绣,人在金鳌顶上行。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十 五山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直到妙高峰上望,昙华天雨满烟霄。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一
五色云开日上东,腊寒销尽得春风。秦人自爱桃源好,新酒家家有醉翁。
夜中忽雨
岁恶无邻堪乞籴,时艰何地可移民。秋来一夜江南雨,不责空囷活饿人。
野桥
选胜野桥边,疏松似鼓弦。亭幽当水曲,林际起秋烟。
莫猺行
莫猺射生蛮峒谷,窄裤短衣双赤足。前年应募作官军,恶少如云学妆束。
千村一过如蝗落,妇满军中金满橐。廌冠击碎且勿嗔,邻寇不虞吾所托。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一
流水三椽舍,桑阴五亩田。饭香分野碓,茶熟候山泉。
石榻看云坐,溪窗听雨眠。桃花川上路,应有钓鱼船。
题朱泽民画山水
与客浮湘水,琴书共一舟。云间双树晓,天外数峰秋。
指顾销尘虑,栖迟发棹讴。未知身是画,明月满沧洲。
雪窗兰石图
空谷幽人紫绮裘,洞箫声远碧山秋。月明忽忆同游客,已在君峰十二楼。
南山紫云山居 其五
伏日不知暑,泉流山四围。竹风浑却扇,松雨欲添衣。
逸老为家好,逃喧过客稀。虚亭无户牖,冉冉白云归。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杭川八景 其八 龙滩棹歌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七
赠染笺周方大
元正陪宴奉柬黄庭美
题李氏甥彦博所藏枯林兰石
南田耕舍 其一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四
过福山僧不遇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八 寒枝压雪
直沽客
春雨书怀 其一
章袁岭
李遵道枯木竹石图
补陀岛
斛兰三开有怀蒋师文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六 西塔暮钟
送伍元如赴乌蒙右文教授
看泉
为吴松庵题古木疏篁图 其二
霁月
腊八日访武夷杜先生时平章多通遣使致太傅丞相命求所著书因感今岁 ...
李氏妹夫仲章归自襄阳
赠曾鍊师
题三涧郑氏耕隐所
题钱清坝
杭川八景 其五 云岩书灯
山中杂诗 其二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九 峨眉
于越
赠黄汝楫
宿武夷
赠了上人游方
山居春日杂吟 其二
南山紫云山居 其十
题秋江把钓图
湖广提举黄子肃挽诗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三
三衢夜泊
乙亥闰十二月重改仍至元
雅正卿婿巴图鲁斯迓宪使归汉阳
铅山早行
放歌台
山家四首 其三
希韦子歌
杭川八景 其二 仙冈暮霭
秋日杂兴五首 其三
虎溪三笑图
春夜听雨有怀 其三
题新城彭元履赈米卷
春雨南田书事 其二
云山小景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八 纳稼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