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黄镇成
岩曲泻鸣泉,风花万树妍。支筇连袂去,踏草兴悠然。
送危山人归江西
山人归去大江西,龙虎经文肘后携。江汉地分南纪远,斗牛天入北辰低。
桃流谷口泉初落,杉拥关门鸟自啼。已办登临几双屐,徯君来往踏晴泥。
远别离 其二
远别离,秋胡妻,五年不见容颜非。学成无患富贵迟,吾宁采桑待君归。
宿武夷
秋日停车宿武夷,石坛云馆近天梯。几时来此山中住,结个松巢伴鹤栖。
送监郡库克楚通议公致仕归维扬一十二韵
近郡称良牧,如公实罕伦。处家原俭朴,施政本宽仁。
不扰心如水,无私化若神。镇浮安属吏,持重协同寅。
忆昨虞汀寇,烦公抚邵民。孤城存保障,列壁静风尘。
课最逾三载,生灵煦一春。村村田悉垦,户户粟皆陈。
大府方交剡,高情自乞身。攀辕徒拥霸,遮道莫留恂。
淮海通诸夏,溪山望七闽。作诗无溢美,端不愧风人。
南山紫云山居 其九
闲士来何处,谈空坐夜分。五山携杖月,三楚染衣云。
塔礼旃檀相,台翻贝叶文。南峰寻道侣,吾亦偶相闻。
莫猺行
莫猺射生蛮峒谷,窄裤短衣双赤足。前年应募作官军,恶少如云学妆束。
千村一过如蝗落,妇满军中金满橐。廌冠击碎且勿嗔,邻寇不虞吾所托。
张师夔玉华楼观图
碧嶂层层玉洞秋,云烟缥缈似丹丘。祗应与子携琴去,共住仙人十二楼。
谷口 其一
谷口桥边日未斜,先寻宿处近梅花。分明听得吹长笛,秪隔红阑第一家。
南田耕舍 其一
跨鹤来寻处士家,迢迢空翠隔烟霞。山童揖客松边坐,却背春风扫落花。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二 旦气轩
晓起凭虚槛,苍凉羽翰轻。五云开日观,三岛接霞城。
雨歇连山净,尘销止水平。试循嘉种看,新绿自欣荣。
山中杂诗 其一
山中春日长,芳林翠如织。放意得散步,徘徊度阡陌。
相逢耦耕人,藉草成太息。雨歇清池深,云收暮山碧。
野蔬聊掇拾,共此谋朝夕。故人天一方,怅望那能即。
长歌发中情,且以慰畴昔。
南山紫云山居 其六
绝壑开阑槛,遥峰展画图。雪翻僧供钵,云绕佛香炉。
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杖藜行药去,九节得菖蒲。
五月调兵赴绥阳 其三
五月公私乏见储,师徒野掠竟何如。自怜无力操戈从,未敢偷安饱饭居。
春日郊行
春郊冉冉散晴晖,芳树频闻一鸟啼。山驿水流花落尽,石田云暖麦抽齐。
禅房凿路当岩半,钓屋维舟近竹西。行过野桥人语近,寻源应到武陵溪。
辛巳还光邑祖居上井约江少府同到
东井田庐故业非,十年风雨寸心违。江湖水阔冥鸿去,城郭春深老鹤归。
桑梓尽随黄壤化,松楸空望白云飞。梅仙此日能相约,竹杖相携上翠微。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三
草径交塍畔,花村曲水隈。夜灯邻屋语,晨弩猎人猜。
石阁云低树,溪添雨没苔。已无机事到,终日面崔嵬。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二 万峰梵刹
云馆高车最上峰,遥林清逼翠微宫。下方尘土不可到,五色日丽扶桑东。
胡文璧归池阳就赴浙闱
送子先登赴棘闱,大江东又浙江西。天连楚树山云阔,雪涌吴潮海浪齐。
仙桂引香蟾兔近,客槎乘便斗牛低。乡英上合中兴将,闻道天门榜已题。
章子渔白云崖
越城高倚白云崖,崖下华堂向水开。千嶂落霞秋树老,一江疏雨暮帆回。
清樽款客称文举,綵服娱亲忆老莱。何日膏车从子去,赋诗因上雨花台。
杭川八景 其六 月庵钟鼓
雪满长空月满楼,鼓钟声里夜光浮。悬知老衲无馀事,长祝皇图亿万秋。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春日山行杂兴 其四
赠海中所藏顾定之竹
杭川八景 其二 仙冈暮霭
临川青云亭
秋日杂兴五首 其二
避地椒历
早春感兴 其四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八 熙春朝阳
悲秋词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七
乙亥闰十二月重改仍至元
杭川八景 其五 云岩书灯
清风逆旅 其二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七 钓鱼矶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四 绿玉洲
赠叶山人
春夜听雨有怀 其二
和揭希韦立春
会稽山
春日行近山 其二
赠了上人游方
春日山行杂兴 其三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二 气化有形
秦原岭
山家四首 其二
春夜听雨有怀 其三
昭武图经载天子冈越王驻猎之地樵牧时得古瓦有罗纹雁翅之状坚致如 ...
方壶墨竹
杭川八景 其八 龙滩棹歌
还家
得雨
过福山僧不遇
岁十有二月庚寅立春丁亥之春也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四 丹台梅月
南田耕舍 其四
夜中忽雨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 其五 含春待放
题道士林希深祷雨卷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七 钟山
同御史郑彦昭登丹台韵
赠曾鍊师
夕泛
山家四首 其一
杨子辅竹树小景
三华道中书所见 其二
题李倚衡所藏边伯京萱竹图
春山程鍊师山房 其二
南山紫云山居 其二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九 峨眉
清风逆旅 其一
西窗昼雨
僧别峰所藏郑子声竹树图
南田夜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