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薛季宣
人间万事尽浮埃,顾影穷游莫倦陪。吴王百世不复在,祇有九仞郊天台。
送郑景元赴秀州判官诗
恢炱煽炎毒,万里无来风。殿阁少微凉,况乃陌路中。
纨扇可把挥,秋高网丝虫。冰山岂足恃,见睍聿消融。
进退信惟谷,黄尘奈匆匆。郑君冰雪姿,干将依崆峒。
竭蹶救头然,巾车佐元戎。生人在炽炭,吾何惮爞隆。
往闻开元帝,逃暑绣岭宫。偪仄政浩叹,木阴见姚崇。
烦溽顿以消,语识静胜工。相期在此行,山泉养童蒙。
祈晴车中望安乐宫故址
罢休祈雨又祈晴,天道难知德好生。钟鼓铿锵西佛寺,草茅荒好古王城。
温舆即就凉舆便,阴气潜消煖气盈。栖凤未堪云尚密,可人日脚尚微明。
读荆轲传
妙算尝闻胜五侯,轻生终不是良谋。秦王未许论生劫,毕事还同擦虎头。
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 其二
忾我论交晚,何堪又索居。朝阳鸣必凤,清水察无鱼。
百恼愁成斛,群疑鬼载车。否臧亡可道,赢得腹诗书。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二
鸟云送雨过前山,白鸟将雏向远湾。独立溪亭无个事,湍流泷石镇潺潺。
雨中鹤唳
十万虚屯野次兵,不逢苻诏寿阳城。愁云惨淡雨来急,鸣鹤一声天未晴。
丁香花
别是南州种,寒花七里香。玉笄骈宝髻,金粟缀银珰。
自得山林趣,不为时世装。紫霞休骋瑞,未及野梅芳。
黄陂县怀古
尼丘非复贰先生,逐利滔滔尽舌耕。还忆蔡侯当日事,郢州知隔几年程。
读鬼谷子
捭阖乾坤若有神,崎岖长短困仪秦。无声无臭文王道,应是先生浪鼓唇。
山舍三首 其一
髣髴依蛮室,林端鸟道萦。烟疑云异色,松接涧同声。
树古龙蛇蚴,岩嵬虎豹狞。野花舞狂蝶,栩栩梦庄生。
读骨鲠集
几许兴亡事,全归喜怒中。鹳鸣非雨候,花落任春风。
龙马符虽在,檀槐战已空。未须悲麦秀,王道有车攻。
酬朱张二秀才皆次其首章韵二首 其二
万缘政尔未能佳,绘句彫锼直谩誇。客里悬知君有谓,宦游当谩我何奢。
几时西塞歌飞鹭,指日东篱采菊花。五斗折腰良自苦,奈今无粟饭胡麻。
元夜斋居
元夜忆年时,忘情居灏灏。县斋今夕居,曷谓伤怀抱。
都缘人事今,不足年时好。世母舍我归,屈指忧吾老。
人亡不可见,此心为草草。大人月云忌,弃我方儿褓。
呱呱救婴泣,安知请丘祷。诸父洎诸兄,下世吁何早。
悲伤失所恃,涕泪流行潦。哀思动时节,不见莲灯好。
乡居计日长,松楸倩谁埽。诸母侍何期,念旧呼穹昊。
梦回二首 其二
吾宗鲜兄弟,何事日飘零。凋落皆鹓凤,相从谢鹡鸰。
世缘那可了,魂梦也非宁。屈指伤心事,端如欲曙星。
社后即事
东君识归意,社雨零斋沐。柳眼向人青,草芽随地绿。
体轻来燕疾,声合鸣蛙矗。桃李静无言,艳丽惊郎目。
樊口晨泛送程端卿
扁舟送归客,万籁寂无风。宿雾青郊暗,卿云碧岭空。
水清明去鹭,天远入征鸿。日脚中流见,委蛇走白虹。
摴蒱
一局閒寻五木经,橛枭卢白意冥冥。未能后掷如前掷,将奈长亭又短亭。
芍药
萃拔秀群芳,花间得素王。牡丹红树色,菡萏碧池香。
融泄云何乐,熙怡日是常。问人伊谑事,士女熟相忘。
樊冈雨后瀰望皆平芜绿草无复花矣
候客樊冈道,新晴致日佳。万般诗外意,百种梦中花。
蔓绿铺平野,江流袭涨沙。无如石头滑,龙首粲新芽。
樊口见郑崇阳不遇
经时兀兀坐筠乡,命驾崎岖傍夕阳。岛屿西陵崎罨画,湖山东鄂洗新装。
路侵细草迷繁绿,风落閒花忆旧香。却上渡船归去也,不逢安道故无妨。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春江夕泛二首 其一
春江小雨
闻鸠
樊山春望
子规恨
袁口回棹有感
梁山歌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 其三
侯妇叹三首 其三
二十五日雪
龙翔寺
酴醾雨后 其一
走作复之哀辞将寄诸宾之旋闻宾之下世道中哀痛之剧
九禽言 其五
木兰将军祠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四
闻蝉 其一
诚台春色
晚渡东坡 其二
乳鹿或得之近山既不可纵畜之更日而驯走命之曰山友
至樊口三首 其一
武昌怀古
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 其一
雪蛆
张端明挽诗 其二
复和仲蟠二首 其二
九禽言 其八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 其一
袁山春望
读近时乐府 其二
乳猫
赴调
被甲
诚台雪望怀子都五首 其五
陈思王
读邸报二首 其一
丘陵歌
石上可种麻
江梦孙二首 其一
闻中司还旆清旦踰樊岭候之不遇自黄子矶乘舟而归
中秋对月戏呈觅举诸兄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一
追和澹泊楼先祖诗韵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一
二女篇
文王操
重阳无菊
月夜郊行
山舍三首 其二
许深父母挽诗
宿大城寺 其二
还返释言 其六
传闻北虏请和
九月十日菊
代者介至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 其二
读东坡和靖节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