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芍药

芍药

宋代 薛季宣

萃拔秀群芳,花间得素王。牡丹红树色,菡萏碧池香。

融泄云何乐,熙怡日是常。问人伊谑事,士女熟相忘。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晚渡东坡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浮生万事尽尘埃,瑞庆堂今榜快哉。惟有东坡旧烟柳,道人犹解指莓苔。

渊鱼

宋代 薛季宣

跃跃渊鱼,言泉之涸。有束樊笼,既幽其鹤。眷言怀之,翰飞戾天。

薄言存之,泳于重泉。蹙蹙何嗟,靡生靡活。胥失其沦,上下靡所。

察视其浅矣,宛转于泥。就其幽矣,安处于栖。匪我之云为,何适何归。

曰有虞衡,莫我肯知,亦莫我肯悲。父母何其,呜呼苍天,盖亦勿思。

尾鱼既赪,鹤樊既鸣。孰听其声,孰视其形。岂无高天,翱翔靡路。

岂无重泉,职职靡寓。洋洋者鱼,惟渊之实。鹤飞于九霄,时岂笼中物。

九奋 其五 溯江

宋代 薛季宣

越夏首兮西溯,张青蒲兮疾去。鹢吻低徊兮翱翔风便,回首东鹢兮日远。

睇兰洲兮芳杜若,羌吾好兮不得泊。闻持鼓兮

三月七日按云陂庄还宿旧州寺怀松楸作

宋代 薛季宣

不学老农稼,而为田舍翁。劬劳方轸虑,定集竟何功。

心恻焄蒿气,时寒疾甚风。年时尚坛祭,废绝意奚穷。

酬张县尉

宋代 薛季宣

久客多尘滓,心怀为子开。文知龙有种,名苦雉为媒。

但得贫无累,何嗟去不来。吴门众多士,待尔和羹梅。

传闻北虏请和

宋代 薛季宣

会稽吴功薄,夫椒越报深。汉驱胡远遁,周任狄来侵。

赖是佛狸死,何当颉利禽。请和君信否,无故莫容心。

樊口晨泛送程端卿

宋代 薛季宣

扁舟送归客,万籁寂无风。宿雾青郊暗,卿云碧岭空。

水清明去鹭,天远入征鸿。日脚中流见,委蛇走白虹。

芍药

宋代 薛季宣

萃拔秀群芳,花间得素王。牡丹红树色,菡萏碧池香。

融泄云何乐,熙怡日是常。问人伊谑事,士女熟相忘。

昧爽寒溪送客

宋代 薛季宣

攀援长者车,昧爽踏汀沙。片玉山衔水,堆金日蘸霞。

风来云外岭,露重竹间花。好景看如客,心閒即是家。

九禽言 其八

宋代 薛季宣

提葫芦,沽美酒。舞春风,卧花柳。且作醉乡游,此身非我有。

与君看取垄头坟,人在谁知不长久。

春霖未霁澍雨大作

宋代 薛季宣

甚雨过清明,侵淫不肯晴。天占符后甲,人意失先庚。

陌路河鱼上,阶塘野草生。早来云陡黑,流澍霫间成。

夜忆吴江

宋代 薛季宣

虹梁新霁倚东隅,还忆松江枕太虚。味比莼羹下盐豉,贤为菰太忆鲈鱼。

清风帆幔输归客,落日蒹葭称晚渔。会带笭箵镇浮浪,扁舟斜挂一籧篨。

曾阳回棹

宋代 薛季宣

沔曲回晨棹,惊飞羡水禽。波纹沙隐见,山影浪浮沈。

色动芦花雪,光摇日脚金。扁舟归未得,惆怅五湖心。

巴口感事

宋代 薛季宣

曙烟带柳日希微,一簇鱼虾市井迟。莫讶上官深致志,云龙曾说锁牙旗。

早起次叔瞻韵

宋代 薛季宣

日高政好眠,披衣意何已。不得恋黄紬,弩头非所喜。

厌浥行露多,忘却佳山水。有客爱閒居,被发吟早起。

神清到天元,静极照物始。公乎尚何其,我亦偶然耳。

此事叵立谈,剥剥自鸣指。动息无端环,生人定一理。

外舅孙帅挽诗

宋代 薛季宣

行谊推前辈,繄公学大成。博通行秘府,威德殷长城。

笔力千均重,词源三峡倾。怀珠飙跃浪,杖策稳登瀛。

奇节为绳直,危言袭凤鸣。弦歌风四甸,领袖服诸生。

任付即山铸,章分煮海程。钱流邦货重,利半国租赢。

政抑豪民折,人知公道行。绣衣休直指,彤矢赐专征。

剑戟森营垒,边陲卧鼓钲。正辞平楚狱,折简罢蛮兵。

治水防云固,为鱼患不萌。蕴含荆玉润,廉与蜀江清。

流马追前躅,轻裘拥后旌。鸾声仍哕哕,蝇矢自营营。

毋谓镠金铄,其如衡石平。功名书册在,冠冕掷瓢轻。

棠棣辉方韡,琼瑰梦忽惊。人间傅说谢,天上岁星明。

有美称遗爱,无穷企令声。泪碑兼陌祭,西蜀又南荆。

过樊山

宋代 薛季宣

谁将春信过中江,草木无情取次芳。装罢美人梅破额,愁成行客柳牵肠。

江滩凿凿添新涨,沙塞茫茫反夕阳。款段趷梯樊岭道,几多畦町杂苍黄。

边事方急有中使至雨中出郊候之

宋代 薛季宣

雾雨阁天愁,胡笳闹人耳。不见霍票姚,只见黄尘起。

蒋城何岧峣,横流混淮水。教战鬨市人,旋栅荒残垒。

甲道轩脩竹,亭观罗弓矢。长城万里坏,衣带江谁恃。

櫜鞬道左立,一介来行使。束带迎督邮,渊明尚深耻。

和贾簿胜亭雪眺

宋代 薛季宣

携壶命侣燕江干,雪起颓垣甃玉栏。减水湖中还素浪,明云天际失青山。

无端大火寒无艳,不奈生柴苦不乾。断岸芦洲见残月,一钩忤视却前湾。

还返释言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揉木以为轮,寘之溪之干。微流荡轮辐,银涛立飞翻。

三田接馀润,九谷归其根。灌溉有如此,愆阳何足论。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