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舍三首 其二

山舍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坞阔廜苏小,奇峰叠翠屏。岩头通鸟迹,山脊走龙形。

峡断风偏劲,林幽天欲冥。流泉不知处,虚谷响泠泠。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村居秋暮

宋代 薛季宣

风回偃水縠纹平,林末它山笔架横。场圃未閒黄叶下,鹁鸠啼雨忽啼晴。

石榴花

宋代 薛季宣

国色宜炎夏,宫装染绛纱。苍崖陆浑火,朱景赤城霞。

颜驻留琼蕊,丹成咽日华。东山旧游处,遥忆武陵家。

闻蝉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自辟筠乡五亩阴,蝉声无处不相寻。炎天唤起秋萧索,便拟乘风绕邓林。

和贾簿雪

宋代 薛季宣

早起怪吾庐,去天才一尺。始疑大朴还,掩尽几陈迹。

比屋皆可封,列土班圭璧。照我烂轻明,却似初出日。

仰头不可见,恐是老鸦食。拟倩玉川子,叫阍闻帝席。

穹壤合为容,事乃非人力。心胆为之寒,且退然枯荻。

曲身今已直,促织休唧唧。此意可告客,苦乏郑庄驿。

履霜至坚冰,何当介如石。鹁鸪有逐妇,相从如娣侄。

饥蹲苦树颠,到夜无入室。自蜡登山屐,借问何所适。

我亦无所适,皓皓期太乙。庶见太昊氏,鹢视剖我臆。

张端明挽诗

宋代 薛季宣

凋落伤前辈,风流属老成。和羹方尔用,接淅已吾行。

卜筮占先志,仪刑式后生。赠同开府相,哀诔易佳名。

九禽言 其八

宋代 薛季宣

提葫芦,沽美酒。舞春风,卧花柳。且作醉乡游,此身非我有。

与君看取垄头坟,人在谁知不长久。

又和元可二篇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春风动乡情,灯火语夜阑。遥闻流星递,铃响接悲酸。

愁人念世事,临食或忘餐。我有无价珠,可以息争端。

致君昭代隆,坐使北顾宽。何当内修治,迩服远自安。

呢呢儿女子,青蝇语喧繁。长怀不尽忧,可若一笑欢。

有酒且强醉,莫等白露漫。汾阳脱兜鍪,高祖溺儒冠。

此意讵未央,抱关乐卑官。匡床足酣眠,红日出三竿。

眷言东瓯道,来归路曼曼。非行徒尔为,寂默体用胖。

天地一大家,中庭树栾栾。

天闺

宋代 薛季宣

扁舟一叶转寒溪,返照西阳日下西。旬浃不来江水涨,惊澜几欲上天闺。

冒雨渡江吊丧彭氏造雪堂夜归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冲风栉雨乱西江,吊死裴回问雪堂。丛枳界无春草主,小桥踪在古碑荒。

人存有政名空大,世远回思恨始长。旋棹晚云何限事,可堪瑞庆柳成行。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忧河之浊泣清之,每笑周人切见几。麟史究观王室乱,异情元不是公非。

书江表志

宋代 薛季宣

株守生财道,棋翻正国成。周王方虎噬,唐后独牛耕。

军罢心忘战,民劳势自倾。谁如内史铉,求伴大夫平。

九日龙山之集

宋代 薛季宣

年年九日登高会,九日登高年岁閒。黄菊茱萸应故泛,茱萸黄菊故应攀。

今人不在古人后,往意可如兹意閒。风帽落檐谁得见,龙山还是昔龙山。

元夕忆世母

宋代 薛季宣

苍天毒我生,顾复自孩婴。元夜维蛇梦,三山寿斝倾。

星毬明烜赫,鳌岛峻峥嵘。乐事都如梦,伤心母道情。

又和元可二篇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阳春倡者谁,欲和心已阑。故乡渺千里,念之一辛酸。

人生足离合,岂在共盘餐。胡然儿女情,苛留太无端。

焉得不系舟,使我怀抱宽。信美非吾家,会且即所安。

后园桃李秋,芜径草木繁。酒来辄竟醉,歌强难为欢。

风雨打寒食,枯河尽瀰漫。故乏猜嫌累,谁能整其冠。

惟当适意尔,曷贵吕极官。晋贤泣楚囚,卫女赋竹竿。

愿君悯羁思,所友路何曼。归哉昔在陈,孔圣乏体胖。

幸非艰棘徒,亦复谢栾栾。

晨赴寒溪寺乾龙节道场所

宋代 薛季宣

晓入招提旋即还,去何忙遽到非閒。寒溪日出射烟雾,退谷路荒埋草菅。

林尽远峰晴历历,丛深流水暗潺潺。归途钟鼓依稀似,将谓禅居别有山。

月夜郊行

宋代 薛季宣

旷野久晴霁,月娥添夜明。光浮渰水白,寒彻纩衣清。

颇复蓝关意,端为剡县行。灏然天宇内,应不负平生。

观天德图像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鸣镝心何悖,投鞭计亦休。传闻广陵散,因作畔牢愁。

淝水真同道,黄池故不侔。见遗天授像,看是郅支头。

公叔次开窗诗漫答

宋代 薛季宣

不同夷甫坐谈空,烂醉凫鹥灭没中。闻说诗豪君是否,好磨长剑倚崆峒。

寒溪寺拈香时国丧罢宴锡已三岁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朝衣结蓝绶,古刹礼青莲。茜绚林间树,琤瑽竹下泉。

晨曦方散彩,晓宿有馀妍。聚石应闻道,无人为说禅。

路回荒翳目,江远望生烟。略彴溪源旧,孱颜岭岫连。

清神山历历,洗耳涧涓涓。菩萨行观世,封人愿祝年。

更须东亩粟,长穗满三千。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