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元可元亨

别元可元亨

宋代 薛季宣

去矣鸱夷子,片帆移夕阳。意深三折臂,情结九回肠。

风雨思无晦,江湖道可忘。死生犹暂别,万里未为长。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新作殊亭

宋代 薛季宣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

元碑碎俗令,遗集裒空纸。纵步此山椒,金声犹属耳。

旧亭苦弗称,新亭直殊美。书文两奇绝,踪迹存布指。

古人久不见,今人尚殊此。能知古今意,元始本无始。

至樊口三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一霎重为退谷游,扁舟一叶浪如舟。人生百岁浑如许,借问都来几白头。

还返释言 其四

宋代 薛季宣

接竹引岩泉,远在寒谷幽。然炬火其端,高飞北山头。

可以活三军,梅林意悠悠。倒置未为戾,见之复何求。

麦秀歌

宋代 薛季宣

麦秀渐渐,殷商宫兮。肃肃清庙,俨惟墉兮。城郭依然,浍畎通兮。

恻我心摧,悼人亡兮。寤彼盛时,阜熙雍兮。车盖幢幢,来朝宗兮。

自我成汤,德颙颙兮。恍如梦惊,留眼中兮。今我不见,内犹霿兮。

闻蝉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新蝉无数咽琅玕,引惹凉生六月寒。已自东山誉高洁,未须丹翅拟笙鸾。

张村

宋代 薛季宣

皇羲寂已久,浇俗无还淳。如何张村氓,杳杳全淳真。

岂不有妻孥,茅茨甘贱贫。岂不惮疲劳,务时勤耔耘。

脱俗未为贵,而今焉辟秦。青城足跻攀,那染龟城尘。

枸杞荐盘蔬,殊非关养身。安常乐有馀,熙然阜长春。

奚淳寿而康,无知斯体仁。静言逐臭夫,迷途少知津。

猥云老人村,郊荒绝酸辛。筋骨由坚强,谁谓存淳神。

井蛙议沧溟,夫岂窥崖垠。作诗赋张村,逝将同野人。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为闻双鹤访青田,便有孤云竟目前。滩水自鸣山自绿,短篷斜挂得酣眠。

元夕忆世母

宋代 薛季宣

苍天毒我生,顾复自孩婴。元夜维蛇梦,三山寿斝倾。

星毬明烜赫,鳌岛峻峥嵘。乐事都如梦,伤心母道情。

跋东坡诗案

宋代 薛季宣

南方有佳木,远在涨海涯。沈水产其节,鸡舌生其肌。

结根松柏场,龙脑实离离。蜑獠岂知贵,斧斤斩栾枝。

椓为糠秕槽,将食犬与狶。条枚恶鬈曲,芟除弃江湄。

沧流荡回波,不与朽壤期。年代知几阅,愈久乃见奇。

根株到馀沥,复恐分寸遗。终焉盛芬烈,兰荪谢芳姿。

升仙寺

宋代 薛季宣

羽翼假真仙,飞来秀岭巅。道高还自正,境寂若为禅。

寓目山如砺,昂头浪拍天。闽城多少地,羃历带平烟。

陈思王

宋代 薛季宣

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

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

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

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浊酒自倾尽,陶然忘古今。横琴寄逸响,聊以写我心。

矫矫两白鹄,盘旋下曾林。此情谁与传,无弦有遗音。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一阳萌动黄宫下,正是寒威合海时。闭户先生莫惆怅,雷行龙跃定前期。

伤刘复之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闻忆鲈鱼去,嗟君独见几。若何车轴折,未迨草庐归。

殄瘁吾心惧,云亡世德稀。南风方不竞,民援欲谁依。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风洗朔云静,愁蠲泪眼晴。夜阑灰亦冷,目眩室生明。

客子远乡巷,天公偏世情。布衾寒泼水,坠叶也心惊。

孙元式挽诗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凛凛东门会,岩岩烈士风。语高文笔外,欢溢酒杯中。

契阔从睽隔,绸缪见始终。之人而不寿,吾欲问苍穹。

适薄歌

宋代 薛季宣

瞻彼薄兮,俗灏灏兮。父母邦兮,蔑强暴兮。瞻彼薄兮,俗洋洋兮。

父母邦兮,蔑暴强兮。茫茫禹迹,紊其经纪。适彼薄兮,言归父母。

乳猫

宋代 薛季宣

乳猫毛比雪,卉服絮成衣。扼鼠气方盛,食牛形但微。

纷拿殊矍铄,上下拟腾飞。几许明眸子,亏盈望日晖。

夏日江滨

宋代 薛季宣

鸟迹铺天篆,金波漾日沙。鹭拳岩积雪,风勺浪飞花。

江断客帆入,崖回山影斜。峰云青入汉,略约二三家。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