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吴江放船至枫桥湾

吴江放船至枫桥湾

宋代 薛季宣

短篷负长虹,破䉬挂明月。风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高城多隐映,远岫搀罗列。少小泛吴江,始识仙凡别。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病兴即事

宋代 薛季宣

东风细细筀芽绿,畏日曛曛天昼清。万绪不兴坐兀兀,林端鶗鴃两三声。

至樊口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小回中入大回中,激水那堪括面风。退谷未堙聱叟笑,钓台宁是不英雄。

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黄庭有真诣,魂升魄入渊。知机动以食,还反道自然。

尝闻鍊色石,可用补苍天。时哉复时哉,宁教悔在前。

团扇歌三首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团团白纨扇,奉君挥素手。馀凉入长夏,结交贵经久。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 其四

宋代 薛季宣

脱巾自责为儿非,叱驭辞舟识洞微。不辨盗金缘重义,危言撩虎自知几。

惠沾神物能通梦,节感乡闾忆葬衣。今见我公公又往,后生学古欲俦依。

游竹陵善权洞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

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

赴调

宋代 薛季宣

三年踪迹走泥涂,走遍泥涂一事无。今日又行当日路,旁人为我一邪歈。

读史记

宋代 薛季宣

公旦征淮难疐尾,仲尼去鲁速吹毛。圣贤出处平生事,间不容针却中惊。

谢王尉见赠龙溪集

宋代 薛季宣

稔闻韵乡名,不识韵乡面。班班隐豹文,窥管时一见。

譬彼闼婆城,寻逐沧流漩。闻韶在齐国,九奏何当变。

王侯韵乡人,少长居乡县。韵乡指迷涂,贻我书一卷。

森如入武库,宝璧纷交荐。群玉屣登临,赫日吹风霰。

家鸡将野鹜,后素诗何绚。长安行即到,岂在临渊羡。

千金端不如,变色先生馔。从可狎江鸥,六籍居贯穿。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四

宋代 薛季宣

溪翁夜傍清溪立,千尺丝纶一红粒。天空月白不见人,无声露滴蘋蓑湿。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我行永久亦何伤,仆马痡瘏不是忙。田卒污莱皇父去,憖遗将若守吾王。

归计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置锥无地亦无锥,幸可归来特地疑。船子月轮贫未破,罗浮焉用石头为。

代者介至

宋代 薛季宣

县道简书密,束身急于绳。况复多难时,匈奴亟凭陵。

忧危内外竞,凛若凭春冰。鞭笞苦不痛,何恤寡与矜。

初心岂得在,反身但兢兢。安得事大好,官籍知有承。

屈指计来月,瓜期闰云增。彼乃未易到,吾行重难能。

百里半九十,终更讱阶升。社雨晚来急,春天雾梦梦。

清淮万胡马,咫尺方沸腾。期年念天远,归飞恨无䎖。

慇勤谓典吏,用之笔缄縢。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忧河之浊泣清之,每笑周人切见几。麟史究观王室乱,异情元不是公非。

春阴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逼社窘阴雨,园花就凋零。翩翩蝶翅重,好鸟无一鸣。

山头雾露白,檐前砌苔青。旁瞻隔远到,内与愁思并。

县小文书省,氍茵匝莎庭。举头叹世事,坐有百感生。

芳林堕玉蕊,垂杨结珠缨。伤春复已半,忽忽难为情。

朅来发书箦,悼往心自冥。袖手一凝伫,意逐飞鸢行。

中原政紊乱,悲角扬哀声。有酒不解饮,何以解我酲。

武昌怀古

宋代 薛季宣

漠漠烟村一古城,郊坛离殿草茅生。青山不解知兴替,销黯开颜为雨晴。

送士昭兄赴南外敦宗院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忆昔南州去,松根眺邑廛。鸟啼云里树,人入洞中天。

载陟今时路,须航古渡船。地穷巇崄尽,蚤晚济平川。

刈兰

宋代 薛季宣

东畹刈真香,静院簪瓶水。高远不胜情,时逐微风起。

和雨剪闲庭,谁作骚人语。记得旧家山,香来无觅处。

袁山春望

宋代 薛季宣

密雨作春社,袁山暂登临。迎人多野花,对镜谐道心。

于以今日态,而开去年林。平沙没浩荡,涨水相浮沈。

草绿湖万顷,峰青天一寻。无情云自闲,此理吾难任。

故垒雉明玉,寒溪叠重岑。朅来听流泉,可用资鸣琴。

新霁石磴滑,崩波马蹄肣。不知日已暮,迂回树生阴。

归路尚修阻,时哉羡灵禽。

桔槔

宋代 薛季宣

怪得朝来俯仰频,王明用汲有深仁。无为抱瓮先生笑,机械邪歈已玩人。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