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魏勃 其二

魏勃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怒激三军岂足言,汉庭股战始能贤。齐卿不及公侯贵,擎跽偷生雄雉前。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九禽言 其八

宋代 薛季宣

提葫芦,沽美酒。舞春风,卧花柳。且作醉乡游,此身非我有。

与君看取垄头坟,人在谁知不长久。

和元可赠别

宋代 薛季宣

惟怜踪迹负平生,愧予秋空万里清。体道信能忘聚散,论交曾复俟将迎。

愁多人物输前辈,恨有天公也世情。阳羡买田虽旧约,虞歌喜起欲谁赓。

被甲

宋代 薛季宣

儒服便章甫,戎装乍铁衣。几曾生共乐,犹有死同归。

著屦惟何甚,乘车未遽非。愧酬军旅问,先见少知几。

患盗

宋代 薛季宣

盗赏自孤卿,布亡由令尹。政刃可同形,杀人在同殒。

吾非古之徒,处世良不尽。仁义一蘧庐,身心两矛盾。

坐使邑中民,嗷嗷困饥窘。劫质与穿窬,公行载归稛。

道路视秦越,对此独何忍。刑德叹谁施,茫洋空内悯。

仲尼有佳对,为发一笑辴。

闻中司还旆清旦踰樊岭候之不遇自黄子矶乘舟而归

宋代 薛季宣

万松晨度马蹄疾,五水春来湖草长。官柳弄烟天已曙,山花无人风自香。

涛痕石碛记江路,桧楫兰舟摇夕阳。送我不如归去也,啼规夹岸切愁肠。

元夕忆世母

宋代 薛季宣

苍天毒我生,顾复自孩婴。元夜维蛇梦,三山寿斝倾。

星毬明烜赫,鳌岛峻峥嵘。乐事都如梦,伤心母道情。

梁山歌

宋代 薛季宣

雨雪霏霏,梁山之下。朴遫其凝,皓其郊野。凛其寒矣,曷藏曷御。

亲庭孔邈,孰为温者。台不能此处,归途无所。台不能此处,曷其疾去。

宿大城寺

宋代 薛季宣

断烟疏竹锁楼台,鄀子如今安在哉。明灭故城无限意,紫薇花傍夕阳开。

幽兰次十八兄韵六言四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有美中郎芝砌,言采渊明菊丛。会取个中香气,萧然林下家风。

县有父子讼者走以鲁人之法听之喜其改悔而作

宋代 薛季宣

父子本天性,情缘私爱暌。宁留今夕忍,无作望思悲。

克己归仁礼,回心即孝慈。同年千古意,圣相不吾欺。

游飞霞洞

宋代 薛季宣

横塘富花柳,杳杳镜中行。楼观朱涵壁,洞天珉掩闳。

林深暮云合,地僻夏寒生。康乐屏岩静,鸣榔时一声。

读李斯传

宋代 薛季宣

上蔡游公子,真情本自愚。五刑身具论,七罪法当诛。

逐兔踪牵狗,亡秦效击胡。明功与周召,为问骊山徒。

读靖节诗

宋代 薛季宣

渊明鸣素琴,无弦有遗音。善听非子骞,寥然赏知心。

声满天地间,清越穷幽深。游鱼漾澄澜,宿鸟投故林。

忘肉为闻韶,羲皇到于今。

春阴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逼社窘阴雨,园花就凋零。翩翩蝶翅重,好鸟无一鸣。

山头雾露白,檐前砌苔青。旁瞻隔远到,内与愁思并。

县小文书省,氍茵匝莎庭。举头叹世事,坐有百感生。

芳林堕玉蕊,垂杨结珠缨。伤春复已半,忽忽难为情。

朅来发书箦,悼往心自冥。袖手一凝伫,意逐飞鸢行。

中原政紊乱,悲角扬哀声。有酒不解饮,何以解我酲。

还返释言 其六

宋代 薛季宣

尝闻曾子书,金火中外明。圆方递含施,二景参黄庭。

天端月亏盈,宛在日之情。谁何液浑金,坩锅置煎烹。

还返释言 其五

宋代 薛季宣

陶甓与镕金,火出资坚久。炭木已焚如,万祀长不朽。

功成在炉灶,炉灶凭何有。不见古轩辕,鍊宝荆山首。

诚台晚意

宋代 薛季宣

麦夏西山日脚斜,峰云千里尽丹霞。晴岚榱桷水春涨,芳草园林路晚花。

远近子规啼怨抑,高低乳燕语淫哇。官身归是何年社,信美诚台不似家。

雪霁和智叔次诸郎曹韵二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风洗朔云静,愁蠲泪眼晴。夜阑灰亦冷,目眩室生明。

客子远乡巷,天公偏世情。布衾寒泼水,坠叶也心惊。

陈思王

宋代 薛季宣

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

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

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

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山舍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坞阔廜苏小,奇峰叠翠屏。岩头通鸟迹,山脊走龙形。

峡断风偏劲,林幽天欲冥。流泉不知处,虚谷响泠泠。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