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薛季宣
襄阳库露真,木器涂髹漆。髹漆厚以坚,札去移凡质。
蕃戎岂不诈,信是真山出。所以蛇化龙,头角非曩日。
读荆轲传
妙算尝闻胜五侯,轻生终不是良谋。秦王未许论生劫,毕事还同擦虎头。
诚台雪望怀子都五首 其三
白也今良嗣,千年璧一双。文思泉漱石,色照月明窗。
朴樕空樊渚,飘零远汉江。此情谁与度,木介响琤瑽。
济江逆田开府过西阳俞氏家林
轻舟时复到齐安,一过俞家一黯颜。江打颓墙开野径,篁生故垒上家山。
萧骚城郭尘埃外,缥渺烟霞云水间。便好系船终日卧,官曹不许片时閒。
樊冈雨后瀰望皆平芜绿草无复花矣
候客樊冈道,新晴致日佳。万般诗外意,百种梦中花。
蔓绿铺平野,江流袭涨沙。无如石头滑,龙首粲新芽。
读靖节诗
渊明鸣素琴,无弦有遗音。善听非子骞,寥然赏知心。
声满天地间,清越穷幽深。游鱼漾澄澜,宿鸟投故林。
忘肉为闻韶,羲皇到于今。
被甲
儒服便章甫,戎装乍铁衣。几曾生共乐,犹有死同归。
著屦惟何甚,乘车未遽非。愧酬军旅问,先见少知几。
胜亭雪望
上元云路玉尘飞,应是虬骖罢会归。望合郊原人世变,映浮城郭夜灯微。
连天忘却黄冈县,际水平将赤壁矶。滚滚长江耐澄挠,浪回鸥鸟一惊翚。
夏日昼寝
至乐归灵囿,栖神得睡乡。青奴凉自惬,班友梦偏长。
莫管黄粱熟,何须绿醑尝。知他人世界,若处有虞唐。
晚渡东坡 其二
浮生万事尽尘埃,瑞庆堂今榜快哉。惟有东坡旧烟柳,道人犹解指莓苔。
书江表志
株守生财道,棋翻正国成。周王方虎噬,唐后独牛耕。
军罢心忘战,民劳势自倾。谁如内史铉,求伴大夫平。
艮止亭阻雨旬日 其一
山亭无路少徘徊,跬步狂澜涨九垓。不是蜃楼浮海外,也应弱水限蓬莱。
溪
江村闻笛
江村风色秋江渺,林薄无人闹幽鸟。长笛一声金吹寒,知有渔舟钓红蓼。
归计二首 其一
浮云何处是生涯,念绝营营即是家。洗脚渡头归去也,汉津无用逐灵槎。
和贾簿雪
早起怪吾庐,去天才一尺。始疑大朴还,掩尽几陈迹。
比屋皆可封,列土班圭璧。照我烂轻明,却似初出日。
仰头不可见,恐是老鸦食。拟倩玉川子,叫阍闻帝席。
穹壤合为容,事乃非人力。心胆为之寒,且退然枯荻。
曲身今已直,促织休唧唧。此意可告客,苦乏郑庄驿。
履霜至坚冰,何当介如石。鹁鸪有逐妇,相从如娣侄。
饥蹲苦树颠,到夜无入室。自蜡登山屐,借问何所适。
我亦无所适,皓皓期太乙。庶见太昊氏,鹢视剖我臆。
李斯 其一
猎尽山东六暴强,脩明律令起秦皇。还思税驾知无地,逐兔应当尔许忙。
读李斯传
上蔡游公子,真情本自愚。五刑身具论,七罪法当诛。
逐兔踪牵狗,亡秦效击胡。明功与周召,为问骊山徒。
石门渔舍
渔家在何许,舛駮岩下石。花树几株芳,湖山数峰碧。
窊樽亭遂古,双阙天自辟。锦绣入茨舍,藤萝封筀栅。
吾为江上游,形苦世间役。心驰定沙步,舟行过檐隙。
浪翁底镌铭,太尉此居宅。岂若斯人徒,风云相主客。
开渠
开渠引檐溜,涓涓绕茅楹。政尔江河流,锵如环佩声。
澄澜漾沦漪,曲甃随浅清。上有翔飞蚋,无殊化抟鹏。
广狭讵易量,大小终强名。何从汎天潢,同归在寰瀛。
吾惭论齐物,扬波叹平生。
和许簿牡丹二首 其二
清江不解蹋长芦,闷向花前问玉壶。秀色可餐谁是伴,浓装独立自应殊。
醉倾镜外归钟酒,飞尽人间几血凫。多占春风称第一,檀心知有谢来无。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还返释言 其四
追和宝山昼睡
巴口感事
侯妇叹三首 其二
校毕归之
远景图 其一
鄂城篇
闻吴王城中军戍严鼓
告归郡不得请倦于将迎之劳
连日自退谷路抵袁口
读春秋有感
寒溪寺拈香时国丧罢宴锡已三岁二首 其一
刈兰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二
九奋 其九 沈湘
患盗
边事方急有中使至雨中出郊候之
远景图 其二
至樊口三首 其三
二女篇
又和元可二篇 其一
折枝水仙
送中司抵巴口
惜花引
宿大城寺
还返释言 其三
跋东坡诗案
梦回二首 其二
梁山歌
读邸报二首 其二
和元直
吴江放船至枫桥湾
十四日从诸同官登西山郊坛冈次孟监务韵 其六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 其一
贵游行
步抵东坡登舟返石门
艮止亭即事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三
还返释言 其六
伯文
团扇歌三首 其三
还返释言 其二
张端明挽诗 其二
雨后忆龙翔寺 其一
行戍西山
张村
喜闻
记游诗
还返释言 其七
武昌怀古
九奋 其一 启愤
芦花
寒食雨 其一
县民诉事有以禅僧见况者
和元可赠别
戏作赠别效东坡体次其韵
闻竞渡声
九奋 其七 记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