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邹智
所虑儿太烈,出入不可制。或时走城闉,或时临水次。
送李训导之官
先生万人杰,起自锦江滨。天上逢尧舜,人间养凤麟。
淳风千古吹,化雨一番新。国朝青史上,有传表儒臣。
晴郊观麦
天街小雨连三日,坐听一鸠鸣午寂。暖风忽放青山红,满眼春光浓欲滴。
呼童羁我槽下骝,散出晴郊破愁的。郊东行尽复郊西,炉锤仰见乾坤力。
大麦芃芃碧浪翻,小麦离离翠云羃。今年定合成丰年,不须更检金穰历。
忆昔关中恶飙起,赤血横流几千里。草根木叶饥莫充,壮者流移羸者死。
剪爪割发虽殷勤,终是车薪点杯水。恭惟帝德同天德,一气薰蒸酿兹麦。
黄童白叟生意饶,笑舞笑歌游化国。小臣坐颂歌太平,忧深虑远歌难成。
人之应天曰五事,天之示人曰五行。忧勤或以咎徵起,逸乐或以休徵生。
君不见文帝之世多灾异,武帝之世多祥祯。
送林居鲁之杭州
古貌堂堂两汉儒,直从心地做工夫。笑挥豸角嚣尘静,勇犯龙工睿眷纾。
南斗星高光北斗,东湖梅老主西湖。芳心未用愁迟暮,天上灵脩目正盱。
偶得寒疾一汗而愈寄伯瞻
此身本与两仪齐,造化谁云是小儿。必有事焉元自欠,罔之生也竟何为。
华陀自古真难遇,邹浩从今不用悲。却恐故人疏太甚,枯梅无复长新枝。
送董庶子使朝鲜
天启休符又戊申,独衔紫诏下枫宸。弛张仰见真文武,出入争枫老凤麟。
七叶皇风清八道,百年高节重千钧。文章光烛烟霄上,未是中朝第一珍。
代柬吴顺德 其九
去年犹有泪,今年惟有血。寄与田承君,事与道乡别。
玉堤柳 其一
我行玉堤东,静观玉堤柳。乾坤造化心,千古谁能剖。
岭南道中 其一
长衫大袖拥轻舆,搭飒乾坤一腐儒。平野时时火明灭,荒村往往竹扶疏。
备倭将勇妖星落,穷海天寒厉鬼孤。不识不知朝又晚,几回惭愧送行夫。
九日写怀 其五
东邻有醇酒,可以浇清愁。苍生倚大臣,不必书生忧。
哭华伯瞻 其一
趋向杨遵道,超迁贾太中。凝香清禁坐,不是学冲融。
和刑部诸公赏菊韵二首 其一
浊思如何岂易胶,微官聊复得閒劳。晚香敢谓安阳淡,真意还输栗里高。
万叶乱飞孤此杰,三秋中赏定谁曹。一声长啸非难事,莫向花前浪郁陶。
送蒋诚之归荣 其一
十日春风醉不醒,独骑瘦鹤送君行。一源活水来千里,不尽人间聚散情。
送文太仆还滁州治
天子聪明古帝王,百年日月要重光。文山老子忧思远,独上中庸第一章。
岭南道中 其二
我道炎荒别有天,炎荒也只是西川。诸洋但比瞿塘大,五岭何如栈道悬。
细和陶诗虽逸驾,力排日录亦空拳。乐天知命刘夫子,万古千秋独凛然。
三事堂 其三 勤
三川岂无吏,万事成蹉跎。独有王夫子,分阴不放过。
代柬吴顺德 其三
南衙钱二缗,尽散公两仆。我欲抱儿勤,公莫让私蓄。
家父生朝
往年此日在京师,西望巴山正欲飞。莫道岭南非善地,小儿初舞老莱衣。
初到石城 其二
南北东西几谪仙,小臣独荷主恩偏。疏狂言语施行半,简靖衙门偃仰便。
旋织药笼供检讨,剩开花径待旬宣。老亲莫谩忧边远,此去分茅更一千。
留别王守禦
月朗风清水手多,孤舟不发欲如何。边无急报将军醉,岭有微霜吏目过。
薏苡岂能诬马援,荔枝久矣待东坡。人生去住真如梦,对酒惟应发浩歌。
送人作县丞
作县如作室,作官如作工。斧者奔而西,锯者趋而东。
执事虽不奔,所期在成功。君本蜀中彦,素以才自雄。
我观吞吐间,绝非吴下蒙。今承梓人旨,百里生斤风。
有玉正当错,有刀正当砻。勿论简与烦,勿计卑与崇。
但令间架立,也足为帡幪。
邹智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98篇诗文
送蒋诚之归荣 其三
送刘侍讲使安南
送朱士佩先生之乐平
题资轩卷
清江捕鱼图
题宝泽卷守拙翁手书小学真解遗其子其子宝之今颇有成立故赋此
水调歌头 送苏伯城词
三事堂 其二 慎
代柬吴顺德 其七
上林春色 其三
题松泉卷
送黄汝脩还天台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三首)
九日写怀 其三
代柬吴顺德 其四
陈景元为录石斋集
海行遭风次献臣韵
中秋赏月
读石翁诗柬
邓秋官进贺还南都
寿祖母
留别南畿诸友
送李天瑞之咸宁
题古城集
九日写怀 其一
上林春色 其一
玉堂槐
送温重廉还临江
代柬吴顺德 其五
哭华伯瞻 其五
内垣芍药
和吴献臣衰病吟
太液池观莲
寄贺冯指挥
九日写怀 其二
同乡李大器先生试教官不第受散官以归此虽旧例然待常调者多恋恋不 ...
非所写怀
奉和石翁游圭峰韵拜呈陶宪长
金井山居次韵
游青莲寺
读月湖诗
题曹御史岁寒图
挽欧阳先生
槐阴午坐
上林春色 其二
九日写怀 其四
哭华伯瞻 其三
玉堤柳 其二
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