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邹智
玉河寒溜隔桥鸣,共立桥边恰五更。逸鸟岂能粘以网,化虫犹自挶于茎。
道乡居士何年定,少室山人此日成。老马似知离别意,徘徊柳下到天明。
初到石城 其二
南北东西几谪仙,小臣独荷主恩偏。疏狂言语施行半,简靖衙门偃仰便。
旋织药笼供检讨,剩开花径待旬宣。老亲莫谩忧边远,此去分茅更一千。
中秋赏月
一年初识此公楼,纵不能诗也合留。北极光华南极是,今人风合古人求。
仰登玉宇非无路,共济苍生合有舟。尘鬓照来全未白,乘风好溯泰山游。
送蒋诚之归荣 其一
十日春风醉不醒,独骑瘦鹤送君行。一源活水来千里,不尽人间聚散情。
金井山居次韵
玉堤柳 其二
谷风从东来,生意萃于柳。展也延和儒,至诚为君剖。
哭华伯瞻 其一
趋向杨遵道,超迁贾太中。凝香清禁坐,不是学冲融。
送刘侍讲使安南
圣主龙飞九五天,只从尧舜接真传。豁开日月云俱静,运转风雷化自宣。
司马携僮归政府,紫阳抱道侍经筵。使轺未度东津水,已震西南万里边。
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
过尽元宵更此灯,太平乐事几人曾。极知鳌禁终雄立,岂谓虬髯已勃兴。
诗自春来初试笔,酒缘病后却粗能。夜深明月真如洗,十二阑干取次凭。
哭华伯瞻 其五
侍从才今几,君王宠正初。常州何处是,头白小孙孤。
代柬吴顺德 其八
白发披高堂,悠悠七千里。遥思念我心,宁独止于此。
陈景元为录石斋集
乾坤谁执仲尼权,便敢删从己酉年。大笠蔽天牛背稳,不妨写过戊申前。
初到石城 其一
浪信人言岂尽然,蓬莱元自属神仙。海浮沆瀣斟初满,天放婵娟赏最先。
草木已非王虺路,衣冠全别尉陀年。昨来尽读骚人赋,最爱长沙第一篇。
送文太仆还滁州治
天子聪明古帝王,百年日月要重光。文山老子忧思远,独上中庸第一章。
题资轩卷
贡资章,流益长。奎资壁,光益密。人资人,学益深。资轩居士知此意,尽日凝香延客至。
送李天瑞之咸宁 其二
世道悠悠几日还,上方无剑斩穷奸。跛麟载笔真辞阙,孤鹤乘风欲渡关。
履善自能歌正气,季通端不动愁颜。丈夫惜别非无泪,不向忠臣此日潸。
九日写怀 其二
昨日楚人来,前日巴人到。入门问苍生,苍生日凋耗。
晴郊观麦
天街小雨连三日,坐听一鸠鸣午寂。暖风忽放青山红,满眼春光浓欲滴。
呼童羁我槽下骝,散出晴郊破愁的。郊东行尽复郊西,炉锤仰见乾坤力。
大麦芃芃碧浪翻,小麦离离翠云羃。今年定合成丰年,不须更检金穰历。
忆昔关中恶飙起,赤血横流几千里。草根木叶饥莫充,壮者流移羸者死。
剪爪割发虽殷勤,终是车薪点杯水。恭惟帝德同天德,一气薰蒸酿兹麦。
黄童白叟生意饶,笑舞笑歌游化国。小臣坐颂歌太平,忧深虑远歌难成。
人之应天曰五事,天之示人曰五行。忧勤或以咎徵起,逸乐或以休徵生。
君不见文帝之世多灾异,武帝之世多祥祯。
送黄汝脩还天台
天台有一士,独抱男子肠。立朝五六年,敛退藏锋芒。
人皆疑其圆,我独疑其方。一朝解牙牌,上疏辞君王。
问之何因尔,耻对妾妇妆。牙牌一飘瓦,碎尽何足伤。
白璧苟微瑕,此恨千古长。我闻定轩翁,古道恒自将。
见子慷慨归,喜极当欲狂。春风扇微和,天台花正香。
请君陟其巅,挹彼武夷苍。
晨兴用杨方震韵
夜诵香初烬,晨兴鬓尚蓬。风严凝水立,雨净见天空。
饮药殊无效,澄心间有功。不知天地里,何处是途穷。
偶得寒疾一汗而愈寄伯瞻
此身本与两仪齐,造化谁云是小儿。必有事焉元自欠,罔之生也竟何为。
华陀自古真难遇,邹浩从今不用悲。却恐故人疏太甚,枯梅无复长新枝。
邹智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98篇诗文
送李千兵南归
送蒋诚之归荣 其三
岭南道中 其二
九日写怀 其一
哭华伯瞻 其二
三事堂 其一 清
挽吴孟谦
送温重廉还临江
三事堂 其三 勤
游青莲寺
奉和石翁游圭峰韵拜呈陶宪长
上林春色 其二
送李天瑞之咸宁
题曹御史岁寒图
玉堂槐
送丁太平之任
和刑部诸公赏菊韵二首 其一
到南昌柬杨方震
九日写怀 其四
海珠寺燕张克脩吴献臣 其二 送献臣
代柬吴顺德 其二
代柬吴顺德 其五
题宝泽卷守拙翁手书小学真解遗其子其子宝之今颇有成立故赋此
上林春色 其一
送刘汝德还蜀
哭华伯瞻 其四
岭南道中 其一
漫赋寄杨方震
家父生朝
海行遭风次献臣韵
读月湖诗
代柬吴顺德 其七
和刑部诸公赏菊韵二首 其二
代柬吴顺德 其六
题宽斋卷
槐阴午坐
悼卢克让
非所写怀
题古城集
辞朝
上林春色 其三
代柬吴顺德 其三
送吴献臣令顺德
中秋赏月 其二
题易庵卷
送刘御史致政西还
送蒋诚之归荣 其二
送林居鲁之杭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