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邹智
古貌堂堂两汉儒,直从心地做工夫。笑挥豸角嚣尘静,勇犯龙工睿眷纾。
南斗星高光北斗,东湖梅老主西湖。芳心未用愁迟暮,天上灵脩目正盱。
送林居鲁之杭州
送董庶子使朝鲜
天启休符又戊申,独衔紫诏下枫宸。弛张仰见真文武,出入争枫老凤麟。
七叶皇风清八道,百年高节重千钧。文章光烛烟霄上,未是中朝第一珍。
三事堂 其三 勤
三川岂无吏,万事成蹉跎。独有王夫子,分阴不放过。
邓秋官进贺还南都
君王不受群臣贺,万国人心又一醒。虞舜自能敦大本,伯夷正好播祥刑。
谁家北斗兼南斗,此日长亭复短亭。马上乱将疏柳折,不知寒日下林坰。
送刘侍讲使安南
圣主龙飞九五天,只从尧舜接真传。豁开日月云俱静,运转风雷化自宣。
司马携僮归政府,紫阳抱道侍经筵。使轺未度东津水,已震西南万里边。
和吴献臣衰病吟
岭表何官最我閒,我颜原不似公颜。坐残夜雨斑衣冷,望断秦云大被难。
药盏不曾三日歇,柴门常用两重关。小儿度日真如梦,独钓蟛蜞去不还。
题松泉卷
岭树重重合,江流曲曲深。乱云时出没,寒月夜浮沉。
飞鸟争深港,游鱼度密林。黑龙浑不起,时复抱珠吟。
代柬吴顺德 其七
家书几时封,幸为封仔细。封讫写路程,庶几易传递。
送刘汝德还蜀
两地八千里,忍看生别离。最知忧道切,不是爱山痴。
晚雨虽微急,晨光本自熹。明年二三月,正是望君时。
送文太仆还滁州治
天子聪明古帝王,百年日月要重光。文山老子忧思远,独上中庸第一章。
代柬吴顺德 其八
白发披高堂,悠悠七千里。遥思念我心,宁独止于此。
代柬吴顺德 其六
平生壮士气,可以摧三军。念儿到中宵,销尽不复存。
题易庵卷
静坐空山老自便,登庸策免两茫然。鸡豚社里推前辈,桃李场茫谢少年。
学古每羞元凯癖,行高还讶史云偏。平生心事知何限,夜夜焚香独告天。
中秋赏月 其二
天地中间共倚楼,夜深犹自挽衣留。白榆丹桂端谁见,玉兔银蟾莫浪求。
活水照人真宝鉴,浮名于我本虚舟。诗逢大将应难敌,况拥雄兵据上游。
太液池观莲
凤辇初临太液池,池中君子肃朝仪。清香冉冉风舒卷,疏影沉沉月正欹。
抱负胸中应有实,经纶天下岂无丝。太平更得君王宠,万种繁华总不知。
题宽斋卷
迂径荒茫外,云庄缥缈中。叶粘寒露落,花听雨声红。
凝重黄通老,和平吕伯恭。更应泥塑坐,渣滓尽销镕。
代柬吴顺德 其五
我处赤脚久,其心真可信。一以为吾儿,一以为穷困。
玉堂槐
一自文皇植此根,累朝培养更殷勤。地清半拟三公位,天近争看列宿分。
宿德应生真宰相,雄才宁羡大将军。老蛟堕地如人立,震电惊雷只乱蚊。
题资轩卷
贡资章,流益长。奎资壁,光益密。人资人,学益深。资轩居士知此意,尽日凝香延客至。
代柬吴顺德 其一
吾儿即公儿,公母即吾母。公母抚吾儿,何异吾母抚。
邹智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98篇诗文
游青莲寺
送朱士佩先生之乐平
三事堂 其二 慎
哭华伯瞻 其三
读石翁诗柬
留别王守禦
同乡李大器先生试教官不第受散官以归此虽旧例然待常调者多恋恋不 ...
留别南畿诸友
送丁太平之任
上林春色 其三
代柬吴顺德 其九
初到石城 其一
送吴献臣令顺德
内垣芍药
代柬吴顺德 其二
哭华伯瞻 其二
三事堂 其一 清
岭南道中 其一
代柬吴顺德 其四
哭华伯瞻 其四
送人作县丞
上林春色 其二
中秋赏月
九日写怀 其四
晨兴用杨方震韵
送温重廉还临江
九日写怀 其三
九日写怀 其一
挽欧阳先生
送李天瑞之咸宁 其二
水调歌头 送苏伯城词
送蒋诚之归荣 其二
送黄汝脩还天台
哭华伯瞻 其一
悼卢克让
海珠寺燕张克脩吴献臣 其二 送献臣
金井山居次韵
晴郊观麦
辞朝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 其一
送蒋诚之归荣 其一
初到石城 其二
题宝泽卷守拙翁手书小学真解遗其子其子宝之今颇有成立故赋此
哭华伯瞻 其五
九日写怀 其二
挽吴孟谦
送蒋诚之归荣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