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陆北城

寄陆北城

明代 王慎中

芳草春风处处吹,相看数舍起劳思。人过户外常盈屦,士向谈劳尽解颐。

且乐青芹香冉冉,莫教白雪鬓垂垂。有文不遇工何益,知子良非一卷师。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七

明代 王慎中

善决奇谋成败顷,坚持大信赏罚间。云烟扫荡归虚壑,草木昭回穷发山。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九日雨止力疾登万石峰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黄花似解喜人来,作意生香泛酒杯。风雨昨宵真错恼,今朝菊蕊为吹开。

河上遇风

明代 王慎中

齐郊烈烈大风起,走石扬尘一万里。始见蓬蓬生北海,忽簸三江振东岱。

乍似军装赴敌场,旋疑天马奋龙骧。鸣籁飕飗四野闻,愁云晻翳一朝昏。

能吹朔雪冻寒空,更逐飞沙卷断蓬。飞廉鼓怒阳侯出,万舶千艘静不发。

馀皇玉轴彩蜺翻,横海雕旂翠蛟掣。中流激势水增波,岸上但呼无渡河。

桂枻兰桨徒怅望,河深难济欲如何。

艾静泉督造水舰初成获纵观其盛赋此奉献兼呈南衡涵泉二公二首 其 ...

明代 王慎中

百尺高桅碧汉间,蒙冲楼橹静如山。真将馀气凌穷发,坐使驰声憺岛蛮。

涛日吐吞增舰势,干旃闪蔽壮军颜。兼资文武人安堵,海上孤城昼自闲。

哭黄应初山人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碧山长在人何处,豪气杯中恍可寻。灵魄应随辽海鹤,遗风犹寄广陵琴。

同盟猿狖惊多梦,旧抚松筠怨独阴。佳句卷中时把玩,堪嗟已是古人唫。

丘少泉卧病山中作诗见贻用韵奉答兼以候之

明代 王慎中

怜君卧病久,枕上过芳春。山色翻欺瘦,莺声总唤嗔。

鵩占休臆对,蛇壁易迷真。学取无生理,心中灭尽尘。

题水心漫湖图

明代 王慎中

水心居士心如水,结庐独在水中沚。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埋名都市无人识,誓死沙场各自知。一夜五原烽火急,起从召募羽林儿。

寄大梁高大

明代 王慎中

极目云天间阻脩,怀人日月易悠悠。蓬池静处堪舒啸,梅萼开时每惹愁。

一日相思肠九折,尺书应想见千忧。莫言行鲤难过岭,自有黄河入海流。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十

明代 王慎中

素约山中僧,来期不烦订。今来问法门,果识余非病。

从军行六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略地欲将青海邻,新开边境更名秦。风沙塞上埋芳骨,红粉楼中忆远人。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十

明代 王慎中

天为世难生英杰,帝遣边人识略韬。扫尽四郊防贼垒,清夷天步静神皋。

和吴通守夜月思乡之作

明代 王慎中

海邦亦共月,何事忆荆扉。偶见如环景,能堪碎璧辉。

羁心因自感,高咏觉声希。莫自思乡切,还看承诏归。

幽居玩雪柬人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江城雨雪及春归,三白呈祥表应祈。皓素凝华因地积,轻盈弄出斗风飞。

千峰掩翠皆同色,四野垂阴倍有辉。独羡仙郎操妙曲,声高真使和人稀。

送许进士应元知泰安州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宿上清道院

明代 王慎中

税驾遵山麓,爰得老氏宫。入门闻芬馥,行径悦青䓤。

灵草色难辨,幽禽声不同。泉流瑶砌上,池照绮楹东。

果药荣冬日,松筠含夜风。轻云拂修栋,皓月澄高空。

晏然讽道语,心悟一窗中。永愿托兹土,馀生于此终。

寿方隐君方本新安世族今为临清人

明代 王慎中

豪宕去乡井,高门卫水头。太和庄叟马,生事计然舟。

齿发占难老,琴觞惬好游。陶然天地内,得性阅春秋。

同郭水部子愚东郊相土因游邵氏庄

明代 王慎中

郊行不废观游兴,戚里园中事事幽。变幻群峰开华岳,霏微五月动清秋。

风来绣户闻啼鸟,雨溢金塘聚浴鸥。杖策况随沧水使,解缨长羡白蘋洲。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五

明代 王慎中

绣斧独当天上立,牙门偏近日边开。谁知江左能文者,掩尽山西出将材。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