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慎中
旭日照春山,山春物色妍。鸟声多在竹,花气欲成烟。
薜长新脩路,池深旧引泉。佳时将静处,人意自悠然。
礼部祈雪致斋予以在告弗预柬同曹诸君二首 其一
群贤深秉礼,禋祓为祈年。陪德尚书后,脩心太古前。
玄思通混漠,高韵比神仙。斋祭迎祥处,灵坛意肃然。
春雨柬徐山人客居
春风忽已满,客子亦何心。雨长新刍价,泥荒车马音。
閒阶侵草遍,湿突起烟沉。更有关情树,窗前滴夜深。
凉州词二首 其二
河西老卒不知秋,独倚营门望戍楼。芦管声中千里月,万行征泪一时流。
送程舜敷编脩坐谪高凉三首 其二
侍臣衮衮扈甘泉,攀龙附凤总神仙。南中留滞河东赋,直与风吹到九天。
雨中忆张达甫卧疾
从来多病少欢悰,怪尔沉冥与我同。最是病怀增恼处,芭蕉叶在雨声中。
秋夜曲二首 其二
漫漫遥夕漏声乾,锦柱银床映月弹。不为幽思耽理曲,分明怕近绣衾单。
舟经下邳
风波已习惯,忽尔自凄其。壮志逢兹地,古人难可期。
桥边黄石在,日后素心知。俯仰无穷意,如何不令悲。
采莲曲四首 其四
碧波湥广爱回塘,窈窕芙蓉映丽妆。鸣楫流光开一道,丛中惊起两鸳鸯。
送方
豫章解䌫雪晴消,计及长安淑景遥。垂柳新阴看向苑,啼莺初晓唤趋朝。
心同江水知归海,身在钧天喜听韶。左个春开应有问,何如衢室帝为尧。
塞下曲五首 其五
层冰千尺压崔嵬,万里寒阴冻不开。回乐风高终古在,但看征战几人回。
挽王佥事二首 其一
防江千里险,露冕百城开。惠泽洪流远,狂澜劲节回。
世情方忌直,天道亦妨才。湖雨纷纷送,荆人挽些哀。
翁赞画思诚从元戎张净峰公西征武陵蛮
壮夫怒眦仰天号,咆哮惊走儿女曹。隆肿哮矜颔下肉,昂藏屡盼手中刀。
居常乐祸占星气,出门正值太白高。马首装成酬恩顾,戚戚关山遥即路。
鸢影站波江沸汤,铜标表界天撑柱。慷慨身过头痛溪,入险欲觅功成处。
凯旋扬旆向城阙,长安道上笳声发。人生得意此最欢,取印封侯犹细屑。
策勋莫怪狗功卑,纵指元因汉一杰。
青门有题寺壁戏柬之
卫象题诗张璪画,二绝今看并在君。莫须禅老嫌为疥,一垩浮空扫断云。
游少林寺四首 其四
莲花梵宇逼诸天,绣拱雕栏日月悬。水作龙吟来学呗,山如虎伏会参禅。
得舍弟道原书欲来豫章久而未至
报书省我喜终朝,日日相望正寂寥。尺素翻疑鱼腹幻,寸心真惜雁行遥。
夜长绛蜡花空艳,秋色芳池草已凋。愁极欲将荆树植,连枝照室免萧条。
柬程郡侯卧病二首 其二
交战知曾胜,胡为薾疾婴。违心牵赤绂,劳已救苍生。
舍晚榕阴暗,楼昏蜃气明。抱痾因闭閤,一使讼风清。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三
借筹席上谈兵事,聚米庭中算敌情。爰赫龙颜开霁色,果知小丑不难平。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春日东郊二首 其一
仲春郊畤望春来,待凤城东旭日开。锦里恩辉多邸第,青阳气色满楼台。
迁莺出谷风徐应,变柳分林雾暗催。熙泽幸逢群物泰,全生窃荷大钧裁。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一
急警烽烟惊乍定,新欢鱼水契偏成。一言悟主前人有,不似今时值圣明。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宿紫云室同泉滨
移官河南报至作
送袁莪溪应召
访王閒斋山居赋赠
开先寺龙池
九日雨止力疾登万石峰四首 其三
赠翁仁夫司
留都二首 其二
减字木兰花 病中闻温古榕有疾作此奉讯 其一
春阴长句次李司封古冲韵
寿方隐君方本新安世族今为临清人
沁园春 首夏省耕
寄钱洞泉以使事在岭南
和吴通守夜月思乡之作
送裴质斋掌教
寄张净司马
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二 月中芙蓉
游清源山同洪芳洲二首 其一
河上遇风
白鹿洞见张东沙壁上留题
入塞曲六首 其三
荷亭宴集用龙云东臬长韵
乐平道中暮宿田家
挽陈子贞秀才二首 其一
送药与青门二首 其一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九
病后偶尔出郭
寄陆北城
万寿节侍班奉天殿柬丘集斋侍御二首 其二
辛卯元日二首 其一
咏署中墙下葵花
题卧壶山人二首 其二
入塞曲六首 其六
寄荔枝与吴泉滨
行园
送陈西岩山人兼寄蔡鹤山徵士
过彭城作
洞庭春色 端午日与客临泛
哭吴懋献进士久不克葬
五月五日浴起作
登横山顶上览州城同蔡道卿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九
送比部史应之使还入京史以使事便道过家长子娶妇而太夫人褒封之典 ...
漳南山閒寂海上人开堂半岭法力高胜予颇资参叩二首 其一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一
至馆视芳洲读处因书所见二首 其一
访郭白峰山庄不值留题二首 其二
柬程郡侯卧病二首 其一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六
赠章三洲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七
出碧云寺道中望香山
闻缙上人游清源山
题徐氏溪亭四首 其二
得家兄病后手书
寿毛砺庵阁老七十 其三
赋得丰城剑赠李古冲之滇南
竹山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