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天下承平边事小,将军卧治莫谈兵。公庭吏散无来客,自数阶前挝鼓声。
送萨郎中赋得新亭
登高望吴楚,芳草满汀洲。离别安足念,英雄翻百忧。
山河吞故国,江汉入秦州。今日新亭饮,因君感滞留。
寒汀小景图为去疾监丞作
秋气向黄落,小雨收虹霓。绵绵溆浦间,水乾见涂泥。
芦人往何处?艇子乱凫鹥。飞鸿恶见欺,决起无东西。
江水动落日,群飞终不迷。岂无稻粱愿,湖海尚择栖。
冥冥一高举,不知弋与罤。感此三太息,北风吹草低。
用志能台郎韵寄萨使君今为江南诸道御史台令史
金尽壮士安足惜,酒多好怀聊复开。昨夜东家借生马,升州高处望君来。
越州郡庠壁和颜氏子韵
岁月渺无涯,居然鬓发华。乾坤鸡屡旦,霜露菊犹花。
城里鉴湖稻,山阴日铸茶。东南好官守,行子莫思家。
怀萨使君二首 其一
憎夜还闻蟋蟀吟,定知秋色上青林。坐看黄叶落四五,记得题诗入绿阴。
题画史朱好古卷
真宰簸橐籥,笑睨造化炉。鼓金铸贤智,抟土作下愚。
画史天机精,窃见造化枢。盘礴解衣纵,当轩舐铅朱。
沾涂狡兔翰,神气如走珠。手掣巨鳌簪,㾕
灵隐十咏 其二 冷泉亭
寒漪乱方拆,倒景荡晴宇。滥觞侧江海,盈缩见寒暑。
下土方旱暵,神物閟霖雨。水上有佳人,不得与之语。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 其二
梦驱枢郎发船去,两舷成与岐龙撞。醒时呼童开户看,月在青天天在江。
次仲举韵送亭上人
垂垂笠子上吴船,去过扬澜浪蹴天。狂客还寻破虱录,清童解蹴野狐禅。
江来全蜀如衣带,云破中原见岳莲。唯有天边旧时月,还随老子发残年。
青玉案·儿童齐唱民安作
江头春日
江头杨柳弄黄金,柳下春江绿已深。可见东风能富贵,吹将红紫上园林。
灵隐十咏 其九 高峰塔
地势倾东维,华岳持厚载。灵户俯河汉,孤标拔江海。
初日谢芳晖,蜿蜒贯华采。扬舲指吴粤,遥见出晻霭。
夜梦老人身长而峨冠自称住钓台仆意其为严子陵居旁者曰此朱元晦也 ...
赤龙飞起九天开,缘底先生住钓台。昨夜月明烟水阔,白鸥飞去又飞来。
箫台八景 其五 白鹤晨钟
风约疏钟下窈冥,天南曙月飐飞星。驼鸣阊阖嚣声起,老鹤巢深梦未醒。
和曲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其一
北雁山中路诘曲,夕阳木杪见曲家。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土花。
白雁秋高还荡顶,流萤月黑出檐牙。匆匆但得皮肤耳,出外逢曲莫浪誇。
题留侯庙
感慨留侯庙,曾闻客下邳。手扶仁义主,身是帝王师。
兴汉功居最,存韩志可悲。如何劫高后,反使卯金卮。
水调歌酒 与于云峰
念奴娇·男儿堕地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其一
北雁山中路诘曲,夕阳木杪见人家。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土花。
白雁秋高还荡顶,流萤月黑出檐牙。匆匆但得皮肤耳,出外逢人莫浪誇。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三
僧学蜜蜂开牖户,山中八月未知秋。银床正换养花水,屋上一声黄栗留。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鄱江寺拥翠楼
舟过吴江二首 其一
青天有雕鹗
柳桥渔唱
春草谣为华彦清作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宿枣树湾
代人送友
天台道上闻天香
感皇恩·五马东来
冯秦卿藏书
题梅石为王集虚尊师书纸屏上
湖山八景 其八 石亭避暑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一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
湖山八景 其七 龟屿迎潮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
送宋武臣之桐城
有樊
过山寺
舟中为人题青山白云图
题周耕云为萧元泰画龙虎仙岩图
偶书所感
用马中丞韵送志能贺冬之京师
过青枫岭王贞妇庙
丙子五日雪
送茂上人二首 其一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古诗七首 其四
寄萨天锡二首 其一
水调歌头 题于彦明新居
灵隐十咏 其一 灵隐寺
倪氏雨竹
水调歌底 和韵送公弼
五马呈昂夫大尹
吴趋曲送萨天锡
岐山小隐图
赋天芗
玄真馆饮酒分韵得冲字
九霞听松图
送杨明仲
和萨天锡秋日海棠韵
天台谣送人还山
与朱希颜会玉山人家书其壁
歙砚歌
郊礼庆成
喜闻开经筵口号
避风龙潭五日登岸即事
送仲亨文学精舍山长
登石头城二首 其二
和萨天锡秋云海棠韵
送友人金陵漕运
观弋阳诸公诗题其后简刘国瑞
送李仲羽归江东因寄伯循御史
六月初十日雨止月出坐大桂树旁西风先秋
秋晓角
灵隐十咏 其四 飞来峰
题铁仙人琴书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