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晓角

秋晓角

元代 李孝光

青天荡荡吞孤月,众星荧荧明复灭。城中鸡鸣如苍蝇,城头画角哀鸣裂。

八月九月风惊沙,穷边夜夜吹梅花。四方无事卧笳鼓,行子何用思还家。

诗人李孝光的古诗

同靳从矩宿雁山天柱院

元代 李孝光

东南地势下,海水复善齧。青天久轩轾,独见斗杓揭。

古帝省下上,东维成敧缺。大灵骏奔走,蛟螭改其穴。

洚水缩地入,万鬼拔山出。想见风雨黑,电火上下掣。

两柱俄支撑,真宰仰咋舌。遂令天行健,不复见卼臲。

鬼工巧斲削,又不见剞劂。日月转半腹,隐避若两蝶。

我夜卧其旁,户外白如月。开户天冥冥,岝崿立积雪。

居然浑沌素,元气澹不裂。平生山水性,念此心屡结。

缅怀万物初,天地亦芽蘖。众人如蝼蚁,细大强区别。

俯仰聊自喻,白云一怡悦。亭午日气近,鸣鸟著清樾。

我仆膏吾车,前路在嵽嵲。

同萨天锡饮凤皇台

元代 李孝光

凤凰高飞横四海,锦袍犹赋凤凰游。天随没鹘低淮树,江学巴蛇入楚流。

勋业何如饮名酒,衣冠未省识神州。天涯芳草萋萋绿,王粲归来更倚楼。

古诗七首 其三

元代 李孝光

冬气渐闭密,百物尽零落。中林有贞姿,粲然独先觉。

尺蠖递屈伸,天运不终剥。勿言霜露酷,熙阳已潜作。

过贾元寔宅

元代 李孝光

共过故人溪上宅,春风野水欲绵绵。先生半月无诗思,恐有新诗在雪边。

玄真馆饮酒分韵得冲字

元代 李孝光

良朋谢悁悒,仙赏属玄冬。野净梅将发,山乾雪不封。

生荑近芳节,出日媚川容。愁用诗湔浣,寒凭酒折冲。

幽人每多暇,俗子自无悰。聊以共娱悦,讵知縻万钟。

七月十四夜宿东县明日登山上亭

元代 李孝光

海上归来访旧游,草堂开宴醉新秋。金花木落鱼初鲙,玉液香浮酒旋篘。

展席凉风依绿树,振衣斜日濯清流。五年不见孙郎面,一笑相看总白头。

丙子泛舟登奥

元代 李孝光

鸡埘豚阱半榛荆,村北村南感易生。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

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

送人游天台

元代 李孝光

此去兰亭修褉后,平明驱马试征衣。海边山尽天无尽,花底春归人未归。

一浦潮生鱼入市,千山月上鹤投扉。追游二十年前路,孤负东风赋《式微》。

五马呈昂夫大尹

元代 李孝光

五马何时发,聊逢胜日留。天晴占鼓角,地湿谨衣裘。

愿试匡时画,归余理钓舟。浮云浩今古,别地望神州。

送萨郎中赋得新亭

元代 李孝光

登高望吴楚,芳草满汀洲。离别安足念,英雄翻百忧。

山河吞故国,江汉入秦州。今日新亭饮,因君感滞留。

天三谣送人还山

元代 李孝光

前年过天姥,夜起窥扶桑。碧海三万里。日出吐九芒。

飞光上琼三,琼三与天通。积雪自混沌,却在元气旁。

龙驹啖灵刍,白石皆白羊。神人久不死,奇气陵苍苍。

手把青筠杖,身著云锦裳。倒影照灭没,飘飘渡银潢。

其中学仙子,面白双瞳方。能读八琼书,再迁凋年芳。

暮入雷电室,朝窥朱雀窗。被谪向下土,不使通绿章。

真宰遭其怒,叱咤欲发狂。见我凤凰山,一别忆廿霜。

瞳子照人碧,十日飞电光。自言得赐还,复侍紫极宫。

去君五百岁,共会安期生。别后倘相忆,山头吹玉笙。

瓶有粟

元代 李孝光

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居有宫兮孰笑吾陋。御冬有褐兮又乌用孰文绣。

人余哀兮余不知。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

次仲举韵送亭上人

元代 李孝光

垂垂笠子上吴船,去过扬澜浪蹴天。狂客还寻破虱录,清童解蹴野狐禅。

江来全蜀如衣带,云破中原见岳莲。唯有天边旧时月,还随老子发残年。

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 其二

元代 李孝光

路从四十九盘来,树底看云首独回。客里不知身是客,向人犹爱话箫台。

莱上人弱水颂

元代 李孝光

岂无船筏奈君何,生怕无风水自波。碧海倒流三万里,手提明月上银河。

送公子赵去疾二首 其二

元代 李孝光

辞吴向三楚,送远指秦川。高雁忧离罟,轻鸥不避船。

天青微露下,江黑大星悬。郢曲长多怨,闻歌祇自怜。

十二月十三日登凤凰台望淮南雪中诸山兼书道上所见二首 其一

元代 李孝光

雪花一丈欲齐楼,人住凤凰台上头。雪隔淮南数千里,青山断处是滁州。

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

元代 李孝光

使轺草草索离群,南北东西不更闻。别去廿年如梦寐,山头一更忽逢君。

蓬莱阁里呼明月,抚掌东边洗白云。诗律老苍无可说,祇须出酒觅论文。

观龙鼻水赠天柱钦上人

元代 李孝光

天根盘海底,大浪舂其南。众山尽萌芽,迸出白玉簪。

涛波蚀之半,玲珑兀空龛。其阴生琪玕,其阳产楩楠。

绝顶逼太白,才可一剑函。银河从天来,白凤毛毵毵。

鱼龙撼不醒,醉如卧箔蚕。其中黑无底,铜杖不可探。

一线出山腹,牛乳清而甘。清寒漱草木,日出香馣馣。

云雾忽卷去,玉气射紫岚。千峰碧菡萏,春霞散红酣。

或黝如苍璧,或青如挼蓝。或树旗杠一,或覆鼎足三。

或抉如怒猊,或呀如洪蚶。或如马善踶,或如虎视眈。

耸者如楼观,窾者如罂甔。仰者如箕踞,俯者如负儋。

或螺髻绀目,俨雅如瞿昙。或庞眉骀背,伛偻如老聃。

矫如天女戏,卑如童子参。万鬼若斲削,天巧未易谈。

招提十八寺,过者尝挽骖。中有天人师,久卧老柏庵。

法界如尘沙,一一毛端含。长风吹游子,鬓发青䰐鬖。

幽寻忽至此,佳处若已谙。我家雁山顶,择胜不敢贪。

但悲食糜子,腐作书中蟫。相逢一大笑,新诗出长锬。

明朝芙蓉路,惟听霜钟韽。

九日登应天塔

元代 李孝光

宝林寺里应天塔,老子题诗最上头。九日登高望南北,青天咫尺是神州。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