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八月天台路,清风物物嘉。晴虹生远树,过雁带平沙。
日气常蒸稻,天香喜酿花。门前五株柳,定是故人家。
古诗七首
青青庭中树,有鸟巢其南。户牖聊自谋,啄饮性所甘。
中野有矰弋,相戒慎勿贪。
箫台八景 其七 东塔云烟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销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
沁园春·花压双溪
歙砚歌
渴龙夜饮天池水,六丁挥戈断其尾。黑风吹落歙山深,化作玄其石中髓。
山深夜夜飞神光,良工盗发天所藏。凿开苍厓斸寒玉,磨砻秋水归文房。
元气淋漓翠光湿,松花香碎蟾蜍泣。醉扫郇公五色云,倒凤颠鸾秋瑟瑟。
谁能持此归玉堂,经天纬地成文章。月中老兔吹寒芒,与君同上青云乡。
过□□□□□□
何日先生起九原,已将灵气返山川。论诗转觉庾陶近,佐主终惭稷契贤。
拱木笙竽犹落日,荒丘翁仲只寒烟。当时故物青山在,说到英雄意惘然。
九日登应天塔
宝林寺里应天塔,老子题诗最上头。九日登高望南北,青天咫尺是神州。
喜闻开经筵口号
封事如蚕照绿函,九关虎豹静眈眈。天垂赤县神州外,地入黄旗紫盖南。
满庭芳·山色*蓝
陪萨使君饮酒铁塔寺分题得箨龙轩分韵得而字
琅玕尽灵种,玉立近东池。已与风云会,终含冰雹姿。
气酣犹赑屃,鳞动觉之而。雨暗思雷泽,天清入葛陂。
凤毛当户见,蛇影到杯疑。神物烦呵护,应看变化时。
用马中丞韵送志能贺冬之京师
停酒更唱车遥遥,官船打鼓回春潮。凤曹合引金闺彦,骢马尚随方盖轺。
五日乐成黄道正,万年觞进紫宸朝。清班陪谒三云殿,仙伯神官手屡招。
送国侍者
离别还同箭离弦,题诗修竹记他年。芦人楚语时相问,估客巴他也自传。
遥望牵帆上南斗,正逢飞雁出青天。绵绵远道劳归梦,忽见梅花意惘然。
有樊
有樊有樊,树余以荪。胡不萧艾,萧艾实繁。彼繁胡治,刈而为刍。
嗟人有邑,曾不是图。匪余荪之病,余闻有命。
送公子赵去疾二首 其一
绵绵万里道,利涉有方舟。城郭通吴会,江源起益州。
图经闻白帝,祠祭遇黄牛。他日浣花老,犹能作胜游。
送周生 其二
三月欲来花绕陌,又唱《铜鞮》送行客。男儿莫尔可怜生,男儿生身好颜色,拔剑起舞鸡鸣栅。
赠胡仲宾
九月风多裋褐单,剑光抱月忽飞还。人言华顶峰前路,正在白云飞处山。
怀萨使君二首 其一
憎夜还闻蟋蟀吟,定知秋色上青林。坐看黄叶落四五,记得题诗入绿阴。
采莲曲二首为
采莲复采莲,莲生隔江水。不愁无舟楫,但愁波浪起。
桐江
朝取鳣与鲔,暮取鲂与鱮。赋民无令困,革尽毛安处。
我欲言之大将军家,将军不见省,奈何减民租。将军出乘大马,入乘高车。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白龙来唤之,仙圣不敢救。
相当二物争雌雄,冯夷击鼓张其咮。日车为之翻,地轴为之仆。
至今两门开,天遣百水凑。吾闻神禹疏龙门,蜿蜒偃伏夹左右。
坐令遗黎收树艺,嗟哉神龙之功独何有!
笋
雷公■跎夜鼓噪,惊起龙孙触旌纛。炎沙烧之修尾脱,六丁控抟忽颠倒。
欲落不落虎豹皮,锦绷婴儿笼大帽。斧斤幸贷凌云姿,留以观渠岁寒操。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登任玉女仙台
寄朱希颜二首 其一
登鸡笼山
和萨天锡秋日海棠韵
喜雨次神字韵录呈达兼善
杂诗四首 其一
羽林
铁笛歌为铁厓赋
为学古澹藏主题安庆金君美秀野次潘仲举韵
龙湫行送轩宗冕归山
赠林泉生兄弟
莲叶何不不
水调歌酒 与于云峰
送宋武臣之桐城
读陶隐居九锡文录呈赵虚一真士
六月初十日雨止月出坐大桂树旁西风先秋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
灵隐十咏 其十 龙泓潭
元日陪赵相国家宴
茅山谣送邓上人
冶城飞龙亭诗卷
水调歌底 和韵送公
赋得越山越水
越州郡庠壁和颜氏子韵
箫台八景 其二 盖竹洞天
辛亥玉川问归
登石头城二首 其一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三
宝林八咏
送人还鄱阳
送茂上人二首 其二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东林废寺
避风龙潭五日登岸即事
寄达兼善
次崇禧真人徐景周韵送茅山镇长冯秦卿
和萨天锡秋云海棠韵
舟中为人题青山白云图
折梅
灵隐十咏 其六 呼猿洞
入雁荡山
白沙早程
海谷
觉此山和尚新住持双峰作此赞叹之
送公子赵去疾二首 其二
登平山堂故址
采莲曲送王伯循
同靳从矩宿雁山天柱院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四
十五夜泊舟渚矶
次江存厚游盖竹洞天韵
和曲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其一
久客寄刘弘度
正月十四
怀萨使君二首 其二
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 其二
登石头城二首 其二
用群字韵寄伯雨尊师
夏日荷亭即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