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六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六

清代 全祖望

端州白石净于玉,端州锦石烂如云。黄冈十里皆石户,女郎亦参追琢勋。

诗人全祖望的古诗

长白诗人马大钵有读渊明集句曰义熙尚有关心事岂便羲皇以上人堇浦 ...

清代 全祖望

感时已叹黄农没,遗世羞为汉魏音。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

五月十三日举一子

清代 全祖望

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

半查子振伯入塾

清代 全祖望

类我类我阿翁祝,可儿可儿执友期。丛书楼中万签轴,供养昆山玉一枝。

方侍郎南灵皋得请南归

清代 全祖望

正色立朝原不易,乞休得请更何求。乞知积悃终难遂,从此馀生且自由。

硕果固应邀濩惜,晨星谁为解勾留。归家葺得平生业,儒苑文林志可酬。

水木明瑟园古藤歌

清代 全祖望

昔我游京华,及见三古藤。其一尚书省,犹传文定旧都厅。

俄而吴回降,嘻嘻出出寒灰零。其一海波街,尚署金风老子名。

俄而富媪震,横裂活埋归杳冥。其一合肥邸,五传槐棘相因仍。

临川侍郎下我榻,喁喁于于和诗百辈赢。十年落拓湖海上,春明存殁百感增。

惊见天平谷口双峥嵘,古根诘屈穿山出,酝酿洞庭七十二峰之精灵。

踞地先成偃卧形,老罴当道群貉屏。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

百转千蟠故作态,低头下瞰纷长缨。其心时复吐云气,其干将无闻铜腥。

其杪迎风舞拂拂,大垂小垂都珑玲。就中倏生数直干,岸然如弦复如绳。

空所依旁冉冉升,此尤怪绝得未曾。浙中绣谷亭前一本差相亚,细校犹疑殊尹邢。

主人选佳木,插架三十楹。蜿蜒循蒿径,亦以曲折成。

入门未窥诸坞绿,蔽天已见十丈青。频年三过此,所惜未与花期丁。

是藤不花亦复佳,磥砢高节谁抗衡,老我感旧空怔营。

天湖石船歌

清代 全祖望

天湖有石船,夜半谁负去。将无天湖涸,石船因失据。

飞行同怪山,长逝不知处。我作大招词,欲以返徒御。

湖通船亦归,我便浮家此中住。

雨中闻蝉

清代 全祖望

檐霤忽暂住,好风来前楹。郭公正沾醉,齐女俄长鸣。

声含嘉泽正,律中小素清。连朝炎云解,乍疑秋思盈。

木杪纷飒飒,耳根空泠泠。微禽亦自得,哀怨归和平。

题陈秋涛相国墨迹

清代 全祖望

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

南湖观张功父像

清代 全祖望

张郎真将种,不独数诗宗。一掷事幸济,终身愿未从。

象台消壮志,萧寺无遗容。寂莫南湖上,风流宛可逢。

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清虚只合谪蓬莱,岂有扬州鹤信来。若使脂膏良可觊,阿侬捧檄也颜开。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阿翁读半世,无救寒与饥。里中新秦儿,诽诮固其宜。

岂知君子节,不以集枯移。

偶然作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疏傅真高蹈,恩荣擅始终。由来能审分,不敢望功宗。

朱上舍自天读予悼耕岩未葬诗而蹙然请以明年任之喜而有作

清代 全祖望

徵君未死日,破戒受兼金。为葬钟山骨,馀投濑水阴。

清芬犹未泯,高谊更谁寻。一诸来孤凤,微生慰素心。

天章精舍释奠礼成示诸生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泰泉高弟称卢子,尚有遗书历劫存。怪杀图经遂灭没,我来重为荐芳荪。

七夕钝轩集同人祭苍翁于隐学山房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为叹五君子,天中毕命时。共姜宣母教,枢使有孙枝。

姻娅清门重,宾寮合食宜。多情仗群从,聊以慰陵夷。

重定黄氏留书

清代 全祖望

證人一瓣遗香在,复壁残书幸出时。如此经纶遭世厄,奈何心事付天知。

犹闻老眼盻大壮,岂料馀生终明夷。畴昔薪传贻甬上,而今高弟亦陵迟。

张文贞公青山庄

清代 全祖望

相公投老地,魂魄恋平泉。昔我经过日,犹当克世年。

曲池原不改,高阁故依然。独有巢中燕,惊心夜未眠。

铜制如来䧏生像歌

清代 全祖望

何物老妪如达生,可儿可儿此宁馨。五百道乳一吸倾,轩然七宁意飞腾。

方舆圆盖良浩荡,岂有黄口思横行。文武成康纵不作,异说未必遽勃兴。

西竺家免妄自大,乃以早出思凭陵。恒星如雨陨不见,尚嫌其晚纷纭争。

孔子吾师之高弟,其言固自有明徵。谁人巧仿金涂塔,相轮峨峨铜绿明。

摩挲题字半漫漶,妙制定非凡手成。白石不作周郎死,才薄有愧哦诗声。

夜深且桃长明灯,诗成共啖山芋羹。

七夕前七日作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

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双湖竹枝词 其八

清代 全祖望

东楼万卷架渠渠。知是楼三学士书。郎若不辞勤汲古,一瓻妾硕供双鱼。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68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