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塍处泉以予至各有宿留之约予谢未能也

秋塍处泉以予至各有宿留之约予谢未能也

清代 全祖望

白发青衫有素心,相逢一笑共披襟。浙东耆旧晨星少,吾辈交情碧海深。

正欲对床消昨梦,其如畏暑废清吟。诸公及早成莲社,待我重来话竹林。

诗人全祖望的古诗

蘅圃先生斋中研皆有班次其第一研今归赵六意林索诗为铭

清代 全祖望

蘅圃先生第一研,手校春秋唐三传。馀闲或点玉田词,经术文章双著案。

意林洋州之文孙,其谈春秋醇乎醇。偶成小令亦清妙,谢山庆尔研得人。

次风学士去年索诗未及致也客中寄之

清代 全祖望

十年相逢一握手,芜城惜别援清琴。日饮醇酒谅无益,独抱遗经空有心。

应怜崛强还犹昔,不道沉吟直到今。闻说承明邀盻睐,匡时何以溉鱼鬵。

病甚有作 其五

清代 全祖望

湘东一目已郎当,何堪更晦半面妆。从今合眼亦自好,更莫夺我灵府光。

姚江赠同年施明府檗斋

清代 全祖望

与君惜别且八年,一旦牵丝蕙江浒。千里棠阴东粤移,令我豁然消烦暑。

浙东列城虽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味秋芍药同蔎林

清代 全祖望

小草休夸带与鞓,秋花尚冒殿春名。轻盈定入扬州梦,萧瑟终春楚客情。

暮霭凝时山共翠,浊醪香处客同赪。老夫正有将离赋,对尔能无百感生。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

清代 全祖望

历年二百无书恙,天下储藏独此家。为爱墨香长绕屋,祗怜带草未开花。

一瓻追溯风流旧,十载重惊霜鬓加。老我尚知孤竹路,谁来津逮共乘槎。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牂柯怒涛亘万里,束江亭口不可矶。桃花新涨忽山立,一点塔火遥熹微。

天章精舍释奠礼成示诸生 其二

清代 全祖望

瑰奇多学数琼台,底事三原忽见猜。力毁石翁尤可诧,瓣香姑舍莫相推。

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

清代 全祖望

关洛源流在,丛残细讨论。茫茫溯薪大,渺渺见精魂。

世尽原伯鲁,吾惭褚少孙。补亡难兀兀,谁与识天根。

定林寺

清代 全祖望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 ...

清代 全祖望

初秋我渡江,与君重相见。痛定几低回,噩梦宁须唁。

投杼应遭疑,祝网终蒙眷。竟逃人鲊瓮,且挽沙埸絭。

披读近日诗,一过一称善。浑忘左徒忧,不作宵雅怨。

更喜有哲昆,在原远急难。诗力雅相当,强兵送挑战。

岂期对床约,飘泊在狴犴。采采蠲忿花,连枝何婉娈。

乃知真性情,多得之忧患。我亦罢郁陶,重理旧诗研。

双湖竹枝词 其八

清代 全祖望

东楼万卷架渠渠。知是楼三学士书。郎若不辞勤汲古,一瓻妾硕供双鱼。

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 其三

清代 全祖望

清虚只合谪蓬莱,岂有扬州鹤信来。若使脂膏良可觊,阿侬捧檄也颜开。

题唐山夫人房中乐后 其四

清代 全祖望

野鸡人彘正纷争,乐府谁传淑媛名。莫侍衣冠游渭北,凄凉永巷和舂声。

题天池风雨归庄图

清代 全祖望

浓云如墨瞑归途,风雨漫天一老夫。青藤居士正沈醉,秃笔与之俱模糊。

观潮同钝轩

清代 全祖望

扬波相国伍,重水大夫文。白马新来者,遥知顾令君。

双湖竹枝词 其四

清代 全祖望

圣功寺北报鲸钟。西岸蝉连四佛宫。郎若更寻云宝去,禁声维术尚居东。

重九雨止然晴色未老不敢入山因共同人闲游城东诸兰若用米元章九日 ...

清代 全祖望

疑雨疑睛未定天,几人吟眺罢觥船。偶寻绿水来城角,但见苍苔绕佛前。

此日清游真寂莫,他时诗句定流传。木樨花落黄花早,幽兴翻缘得地偏。

逸田以人日祭苍翁得三绝句 其一

清代 全祖望

春来犹自怯霜风,人日题诗酹信公。毕竟揽兰家法在,细挑七种菜丛丛。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68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