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王羲之爱鹅图

题王羲之爱鹅图

明代 王恭

双翎閒汎墨池冰,悟入霜毫思不胜。遂使萧郎穷墨妙,兰亭应是掩昭陵。

诗人王恭的古诗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八 蕉台夜雨

明代 王恭

云影蕉台秋气清,半檐凉雨夜深情。湘帘不卷犹残醉,遍向萧萧叶上声。

秋山行旅

明代 王恭

寂历高秋乱叶飞,断

稽山怀古

明代 王恭

遥遥稽山云,淡淡镜湖水。云水两无心,千秋亦相似。

忆昔金门人,黄冠此山里。恩荣□□□,但得遂初志。

兰亭何岧峣,修竹犹深邃。欲识斯人居,寂寞山阴是。

我来吊遗踪,临风写幽意。恻怆更何言,落日猿声起。

鹡鸰野棘

明代 王恭

野棘荒原日又残,萧条孤影夜栖寒。如今已遂连枝好,又恐分飞在急难。

节后黄花

明代 王恭

节去东篱花渐衰,纷纷蜂蝶不须疑。萧条更有馀香在,不比梁园二月时。

题陈沧洲家藏王甥至之山水图

明代 王恭

公乃王郎之舅氏,昔年遣兴沧洲趣。白水应同万古心,青山不尽平生意。

初疑衡霍乱峰回,石廪芙蓉天上开。又疑瀑布香炉顶,飞红沓翠空中来。

连林杂树纷隈澚,屋头清晖霁人目。片片春云带鹤还,淙淙野水流冰绿。

云间鸡犬更谁家,云际风泉半落花。回岩积霭天梯小,绝壁悬萝鸟道斜。

白头久叹同声远,临水看山梦犹懒。濯足矶边月自明,弄琴石上苔应满。

不见羊昙四十春,西州云物几回新。丹青此日堪惆怅,岂必山阳笛里人。

墨兰 其三

明代 王恭

金薤琳琅九畹秋,湘皋环佩为谁留。空香总逐寒霜尽,不比西风落叶愁。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七 花坞朝阳

明代 王恭

花里春云拂树开,半林初日映寒苔。数声幽鸟啼来近,似惜红香落酒杯。

简曾伯刚

明代 王恭

逢君倾盖转销魂,多少离心不忍论。白首异乡无旧业,青山衰草闭閒门。

关河夜雨频惊梦,雕鹗秋风久负言。莫向樽前同感慨,旧游能有几人存。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 其一

明代 王恭

相逢那忍别匆匆,绿酒清诗兴不穷。病起异乡惊暮雨,坐来高不见秋风。

关河一叶离声里,江郭千峰醉影中。堪笑人生多是别,盍簪能得几回同。

题高漫士为王明府绘吴航胜览

明代 王恭

无诸故国新宁县,西控雄藩古侯甸。文物遥通汉职方,河山旧侯秦封建。

霸气荣光几百秋,卉衣椎髻变中州。清朝礼乐弥寰宇,比屋弦歌见鲁邹。

六平远树烟中出,百里清晖趣非一。一片沧波海屿秋,千门霁色扶桑日。

沧波东逝日悠悠,忆昔英雄驻采舟。御国归龙何处在,太常云去至今愁。

伸蒙岩头桂香晚,中丞石上苔花满。陈迹空馀野鸟飞,英声不逐浮云散。

我侯远抱连城璧,僚佐相辉应籍籍。近郭行春露冕时,古台下马弹琴夕。

风流墨客龙门士,挥霍霜毫寄深意。都将胜槩纪方舆,更喜贤侯重民事。

梦游天台

明代 王恭

赤城霞气映秋山,万仞丹梯梦里攀。沧海猿啼风叶冷,石侨僧去暮云闲。

泉飞绀苑三花夕,天近瑶京一鹤还。何处微钟霜外断,觉来明月旧乡关。

钱舜举羽毛 其二

明代 王恭

我惜钱郎粉墨奇,莫将花鸟让徐熙。湘帘几度银灯夕,只讶菱歌太液池。

同沧洲翁答高漫士兼寄高牧隐

明代 王恭

多病文园兴未休,沧洲鱼鸟待君游。花边复扫留徐榻,矶畔空君访戴舟。

渤海诗名今独步,蓝田牧兴世争求。悬知牧隐风流在,共醉清晖半占秋。

奉寄齐府纪善郑孟宣召还京

明代 王恭

三年书信远寥寥,知在临淄道路遥。空使多情长忆别,谁知白路得还朝。

曳裙几醉齐门酒,奉使应劳汉使轺。想到九重频顾问,好陈三策辅唐尧。

题琴合故衣卷

明代 王恭

峄阳古桐琼树枝,吴丝作弦云锦衣。黄家丝物紫阳篆,彪炳文章光陆离。

乱离何事翻相失,龙池凤沼无春色。沦落天涯几百秋,岂意人间今复得。

琴囊虽好人更清,相逢脱赠应有情。君看昔日延陵对,好是悠悠身后名。

挽方山上人

明代 王恭

新塔荒山生野烟,飘然只履向何天。禅家自是无生灭,尘世空馀有泪悬。

生色拒霜

明代 王恭

綵毫将恨寄清酣,梦落西风濯锦潭。却忆故园凉月曙,断英残粉湿秋衫。

无声诗趣赠林质斋画史

明代 王恭

风流摩诘居辋川,在官也或思材贤。兴来解作有声尽,醉后无声诗更玄。

长林才子非常调,却与蓝田共心窍。乾坤意气转清冷,散落天机发神妙。

居庸雪花凝不开,紫云二室连嵩台。萧条三峡流泉去,倏忽空江秋雨来。

夕林返照缘原骑,残叶疏钟隔村寺。郎官湖上酒满船,浣花溪口驮驴醉。

权门列戟揖清芬,众史骈肩迥不群。朕墨远过曹氏子,羸裎偏动宋元君。

閒居委巷尘踪少,藐视千金一毫小。耻随延寿枉蛾眉,懒学边鸾媚花鸟。

湘山湘水别来深,忆昔王门遇赏音。白首回家无长物,黄花满径与孤琴。

别离已久重携手,自笑无钱可沽酒。扫素含毫不作难,为貌山林布衣丑。

为高延礼书秋荷鹡鸰图

明代 王恭

双影萧萧镜水清,露荷遥夜落秋声。西风野照荒原夕,谁念孤飞忆弟兄。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