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初登西石兰若怀洽公

夏初登西石兰若怀洽公

明代 王恭

兰若春归雨霁天,凌空台上独闻蝉。岩扉碧藓凝僧榻,林径孤云宿梵筵。

祗树阴阴啼野鸟,断钟杳杳出人烟。洽公住处今陈迹,日暮悬灯益惘然。

诗人王恭的古诗

僧房秋夜

明代 王恭

古木閒岩坐入禅,碧萝飞处一灯悬。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

送乐舞生陈志淳还京

明代 王恭

踯躅初红柳作花,五云西上是京华。承平欲奏钧天乐,莫遣仙舟后别家。

渊明

明代 王恭

带印何如漉酒閒,五株残柳旧乡关。石头城下秋烟冷,正是东篱采菊还。

墨兰 其一

明代 王恭

仙佩销残楚畹香,为谁琴里寄凄凉。荒苔野棘稀人到,摇落寒山秪自芳。

题梁董教岁寒亭

明代 王恭

君家结亭乐幽栖,佳树阴阴唯鸟啼。横经不知白日转,搴帏坐见青山低。

城南城北春风满,陌上春容正堪玩。白马朝穿桃李蹊,朱轮夜过金张馆。

臈月寒天雪更深,看君亭上独行吟。眼前草木俱摇落,知尔青青松柏心。

客舍清明

明代 王恭

杜宇啼来欲暮春,忽逢寒食倍沾巾。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

故垄松楸应渐远,异乡风景有谁亲。经过几处堪惆怅,浑是山阳笛里人。

信鸟

明代 王恭

双鸟枝头弄早春,若为飞去报音尘。青绫月冷空庭曙,正对残灯忆远人。

题墨菊

明代 王恭

故苑寒花何处寻,荒山秋雨绿芜深。一枝独笑西风里,也似柴桑玩世心。

送鍊师张铭新归上清

明代 王恭

羽人重周游,踪迹半天下。渡海窥蓬壶,寻云历嵩华。

朝登徂徕窥,夕眺琅琊台。盘桓三珠树,酝藉九霞杯。

长生大道应无外,婴儿姹女遥相待。金鹅结蕊养神丹,玄牝垂根长脐带。

学道何妨暂出山,收琴卖药到人间。五侯七贵希相问,抱得瑶笙鹤上还。

还山宴坐璚林久,龙虎峰南一回首。秋风入洞雁蹄霜,忽忆乡山菊花酒。

归来宛是辽城鹤,满面犹酣太玄酪。仙歌未了泪纵横,残日潇潇陇树声。

谁知云水烟霞性,也动松楸霜露情。寒冬别我无诸郭,遥指仙都在寥廓。

横天鹤影佩声微,惟见千山雪花落。

题梨花鹦鹉

明代 王恭

何处珍禽绿羽衣,梁王池上恋芳菲。也知解语为身累,从此无言竟夕晖。

长乐陈士宜三桂堂

明代 王恭

七闽南宋旧繁华,乔木朱门非几家。新宁甲第开三桂,云是中几有妫裔。

拖金跃马绾银章,兄弟蝉联被宠光。绣箧黄绫官诰重,银勾华扁御书香。

儒英门对千峰秀,三树蟠根日应厚。密色三时绿覆檐,飞霜九月凉侵牖。

阴阴丘木护泉宫,岁岁云孙尚扫松。秋菊春兰时祀别,褒衣博带古人同。

故家文献今如此,累叶犹能拾青紫。请君回首赵家陵,大梁落叶秋声里。

题闽清林中叔梅林耕隐卷

明代 王恭

结宇隐空翠,耦耕梅花林。群岭寄孤鸟,众溪澄一心。

春至觇泉脉,遥遥西顶岑。夤缘片云上,杳霭穷源深。

潭雨飒已至,虹蜺生我襟。翩翩洪厓子,采药青萝阴。

手持若木杖,笑拂丘中琴。以言得仙道,岂必服黄金。

言既忽飞去,诸峰龙夜吟。榛篁閟秋影,石洞闻幽音。

翘首望不及,苍然何处寻。还归理吾稼,宁用竞华簪。

台城送客之广陵城

明代 王恭

金陵树里送行舟,二十四桥春水流。肠断琼花天上去,更无歌管下扬州。

题周家山水图

明代 王恭

野人不到山中久,见山若见平生友。咫尺相看解有情,几番别去仍回首。

石林精舍小茆庐,便欲牵萝学隐居。周郎拍手向予笑,云是吾家山水图。

角巾野杖行潇洒,又似商颜采芳者。瀑水淙淙岛外飞,岩花寂寂云中下。

潭声树,凉萧萧,世人何必轻渔樵。霜枝可薪鱼可食,时来不负金台招。

奉和国子先生郑孟宣退朝听莺之作

明代 王恭

蓬莱佳气满瑶京,禁柳青青听曙莺。辇路乍闻千啭晓,春风遥度万家声。

近随天仗和鸾驭,散入云门间玉笙。不独清平歌此调,高台还有凤凰鸣。

金陵客夜

明代 王恭

官槐夹道暮鸦鸣,匹马那堪客帝京。红烛夜窗千里梦,青山明帝异乡情。

白门寺里霜钟断,金水桥头晓漏清。陌上相逢空借问,几人争识马周名。

寄潘源润因悼黄山陈平叔

明代 王恭

偶因行客问潘郎,忆得黄山醉墨堂。斗酒几回浇宿草,松门何处闭秋霜。

尺书不到边鸿断,三径犹存旧业荒。何日远寻高待诏,扁舟能过辋川庄。

为陈必宗题高漫士山水

明代 王恭

水墨不求似,意在丹青表。前朝独数僧匡然,后有方壶可同调。

龙门此日发天机,挥霍霜毫亦神妙。遥林积水湛清晖,金削芙蓉连翠微,中有白云朝暮飞。

云飞尽逐青山去,山灵笑谢红锦衣。主人原是幽栖者,乔木苍苍此山下。

我亦沧波淡荡人,醉里閒寻有声画。

挽方山阐维那 其三

明代 王恭

来本无心去即休,他时何处更同游。可怜施食台前鸟,任是无情也解愁。

与医者遇诗以赠之

明代 王恭

长桑亲受诀,复饮上池清。卖药宁论价,还山尚隐名。

杏林春露积,桔井野泉平。见遇能医国,何辞缨冕荣。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