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

宋代 曹彦约

制阃今染栋,霜台昔范模。
近书先问汝,远念早宽吾。
众论宜迁木,官常合守株。
房陵有佳处,稳稳问征涂。

诗人曹彦约的古诗

遣吏约同官弈棋议事知有苏山之游不果来晚使

宋代 曹彦约

索居谁复共前筹,坐想苏山最上头。
并辔水兼天共远,孤吟棋与酒皆愁。
熟令客里挤老老,不分军前断送秋。
却有邻翁惊笑语,夜来尊俎对贤侯。

飘飘台

宋代 曹彦约

清风怒折腰,断送斜川归。
吾今已归了,无用频吹衣。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

宋代 曹彦约

闻道江西使,宾筵陨德星,
失声归士友,短气动朝廷。
屡选非无意,迟行若有灵。
忍令清燕处,我辈尚谈经。

明之亦和诗来复次前韵

宋代 曹彦约

当年莫逆尚忘年,今日霜蓬人鬓边。
已歃花盟犹习惰,骤迎诗鬓敢攻坚。
依棲有幸乌南绕,会合难并蚁左旋。
著我画图添李邵,丹青那复起龙眠。

课园丁洗竹

宋代 曹彦约

种竹年华晚,新添数百竿。
低垂非我好,冗长要人删。
直节心期露,疏行眼界宽。
从兹风月夜,清白足相安。

同儿辈食雪和兗子韵

宋代 曹彦约

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青花惊俗眼,更招琼可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讨尽人间瘴疬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课花木

宋代 曹彦约

旋饰芳菲真草莱。强加湔祓敌尘埃。
春将紫翠笼丹桂,晚觉花黄植绿槐。
鼻观已通蜂蝶闹,酒杯频到燕莺猜。
官居未胜闲居乐,乞得三年野兴来。

送赵侍朗被召

宋代 曹彦约

忆昨东来护印章,又从此去乌朝装。
辛勤行李知身老,幸会依莲到骨香。
五十功名犹落寞,百千怀抱转荒唐。
而今亲见为霖雨,野草幽花特地久。

泛舟萧公陂

宋代 曹彦约

山水绕青炉鞴红,花开絮乱春欲空。
太白酌酒尘世外,小舟荡桨农事中。
筑堤溉田十里同,居民举手称萧公。
萧公有惠何时穷,十里穮袞无凶丰。

张行父大监出镇章贡舣舟来索诗

宋代 曹彦约

颇觉邅回甚,由来去就轻。
坐曹虽冷淡,出位极精明。
我老犹贪禄,君行已问程。
虎头虽好郡,朝路忆峥嵘。

龙游道中即事

宋代 曹彦约

几年舟楫便吾曹,步入龙游记所遭。
激水代舂城旦坐,叉松亲爨店人劳。
屏除车马肩舆冗,料理泥沙甃甓高。
忙里著晴天意好,坐令行客兴滔滔。

答赵守见贻之韵

宋代 曹彦约

已报新题下紫泥,尚留佳谶筑新堤。一心国事忉忉在,万口民歌剪剪齐。

惜去辙须田父卧,催归诏有内臣赍。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

九江郡斋分韵送魏六兄好文游鄂渚得阳字

宋代 曹彦约

倦客寻闲误入忙,飘然上水击浔阳,
铃斋有伴期三友,玉千何人似六郎。
千晨江山时聚散,满城风月夜凄凉。
西风隐作中秋会,莫恋南楼醉武昌。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相陪避暑三峡桥之作戏 ...

宋代 曹彦约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

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攲枕处,醒得困时眠。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宋代 曹彦约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
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
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
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祷雨阳山

宋代 曹彦约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
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作日韬光。
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
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宋代 曹彦约

殄瘁连乡党,凋零及老成,
玉亡修水秀,星掩寿沙明。
不上论思直,空馀餽饟名。
盖棺隆眷在,论譔见哀荣。

送赵侍郎被召 其三

宋代 曹彦约

忆昨东来护印章,又从此去饯朝装。辛勤行李知身老,幸会依莲到骨香。

五十功名犹落寞,百千怀抱转荒唐。而今亲见为霖雨,野草幽花特地芳。

祁门道中即事 其八

宋代 曹彦约

山木阴阴系晚牛,水田漠漠任春鸥。长歌大笑却归去,长在农家今白头。

程宰虞簿和县庠老桂诗见贻再赋以谢

宋代 曹彦约

风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惊咫尺颜。
肯赋摽梅深有味,已标仙籍正相关。
一枝笑入弦歌里,千古名传俎豆间。
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23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