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

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

宋代 曹彦约

斯人千古必音尘,绝妙肝肠好受宰。
四帙升觉悬日月,百年修短误君亲。
天边尚记丝纶手,地上今无磊砢人。
对此感怀非为此,赎之空拟百其身。

诗人曹彦约的古诗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宋代 曹彦约

华显世儒业,循良今吏师。
未应州县薄,能简庙堂知。
沃辔歌周雅,含香问汉仪。
经纶殊未展,曛景迫崦嵫。

送赵侍朗被召

宋代 曹彦约

忆昨东来护印章,又从此去乌朝装。
辛勤行李知身老,幸会依莲到骨香。
五十功名犹落寞,百千怀抱转荒唐。
而今亲见为霖雨,野草幽花特地久。

汉阴县驿有连理山茶旧尝远送上官扰及百姓极

宋代 曹彦约

逞艳呈祥祗自殓,何人攫取璨趋炎。
只将勿剪看君子,爱物安民处己廉。

雨雪中岁享卧病不能陪位令诸了代拜

宋代 曹彦约

岁事无多世事忙,病夫终日卧藤床。
雪积易消春已近,雨来无节昼偏长。
朝仪尚想三回舞,岁享难持一瓣香。
莫道盖棺便无事,义方犹欲训诸郎。

虞司理留同官面饭

宋代 曹彦约

玉版初参后,桄榔半醉中。
谁知三里外,有此五人同。
移座淋头雨,开窗拂坐风。
明朝公事了,假道访虞公。

桂阳走笔呈以道

宋代 曹彦约

别后蓬丘老,分杯岁又阑。
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
瘧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
不图梅影夜,对榻共平安。

昌化朱浪潘子云汉臣季子也汉臣即物故持其季

宋代 曹彦约

朱浪山春啼杜鹃,溪南溪北刺舠船。
人生几度年三十,世路重逢事百千。
客已倦游今老矣,君须揖别故凄然。
从容有问居闲意,为说湖庄水一川。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宋代 曹彦约

四戒从谁得,忠勤与孝廉。
本原来简册,膏润到闾阎。
仕久机锋熟,时来智虑添。
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严。

景仁寄和萧公陂诗次其韵

宋代 曹彦约

照眼石榴裙褶红,回头浪蕊随春空。
春归湓浦风尘外,诗到淮南烟雨中。
护田将绿一水同,造化夺巧非天公。
锦囊不尽思无穷,我欲从之歌元丰。

送蓬丘山人张以道归吉州

宋代 曹彦约

山人曾著宰官衫,了事还为马口衔。
别我三年无瞬息,思君一节尚巉岩。
人生契合常如此,吾道年来见大凡。
雨后只愁风力健,江空无计款归帆。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 其一

宋代 曹彦约

步出山前坂,遥望徒惊心。下无百尺流,上无千岁林。

至人有遗言,三叹金玉音。莫饮盗泉水,莫息恶木阴。

九日遣兴

宋代 曹彦约

散诞平生百不忧,未应摇落学悲秋。
傥来节物知寒暖,泛应宾貊任去留。
落帽粗豪非宿好,插花姿媚怯英游。
不如只把茱萸看,免叹尊前岁月流。

宿苏坊

宋代 曹彦约

客久嚣尘外,冬深驿舍前。
乱山宽处日,野水暮时烟。
契分新篘酒,生涯旧物毡。
悠然归兴动,依约探梅天。

病中有感欲落雪旧事偶成唐律

宋代 曹彦约

东皇雅欲破玄冥,腾六终怀可否情。
岂不愿丰招瑞气,又虞加力因饥氓。
柳虽阁絮心犹壮,梅不能妆意自倾。
只恐玉龙禁不得,便输鳞甲赋群英。

再次仁季咏梅韵

宋代 曹彦约

衙官桃李列芳台,岂有凡花敢并梅。
雅健巧妨各动自,参差能作数番开。
争先照眼春无限,索笑关心日几回,
莫道暗香非是雪,许多蜂蝶不知来。

季直经干喜得三白次师绎韵见饷走笔奉和

宋代 曹彦约

三农一命如纸薄,已定盖藏犹不乐。
年来悭雪意如何,抟空岁不堪隃度。
新夸两白已呈祥,数日天工还作恶。
栽培玉屑界琼田,指顾同云藏碧落。
万象改容龙战野,满船空载鱼纵壑。
诗才唤起金闺人,坡上传香梅缀萼。
明当改选岁又稔,扬州骑得缠腰鹤。
家有灵光独岿然,不感鴒原惊已昨。
岂无他人和者寡,不有阿咸几落寞。
关心不见九华楼,旧游莫叹登云阁。
与我新诗字字奇,珠玉盈怀分陆橐。

秋分后十日得暴雨

宋代 曹彦约

负固骄阳不忍回,执迷凉意误惊猜。
倾盆雨势疑飞瀑,揭地风声帮迅雷。
阶下决明添意气,庭前甘菊胜胚胎。
可怜岁事今如此,麦垅蔬畦尚可培。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代 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

宋代 曹彦约

春风湓浦驻行轩,独许愚儒夜叩关。
六路方迎新遣使,五年犹念旧登门。
薄缘未许南楼分,归梦唯惊丙夜魂。
幸自秋江好天色,一帆风月际真源。

谭仁季以二诗见贻走笔次韵

宋代 曹彦约

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万里相逢书逊志,百年几见易含章。
君温有脚开春盎,我暗无心得夜光。
可奈文场催战急,陈云飞动正堂堂。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23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