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至

春至

宋代 曹彦约

闰后阳和乐不禁,还将动静印天心。
借留腊意梅藏玉,指点春容柳转金。
冗夺渐疏诗领略,情钟须索酒追寻。
玉京山色{共阝}亭水,自与丝桐作赏音。

诗人曹彦约的古诗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宋代 曹彦约

华显世儒业,循良今吏师。
未应州县薄,能简庙堂知。
沃辔歌周雅,含香问汉仪。
经纶殊未展,曛景迫崦嵫。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

宋代 曹彦约

久入功名会,新携辟召书。
忠勤曾策励,奋迅此权舆。
当路心知己,长城指望渠。
只将真实地,持守足安居。

祷雨阳山

宋代 曹彦约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
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作日韬光。
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
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蜀海棠

宋代 曹彦约

西蜀佳人巧欲言,红酣犹带醉时魂。
子规叫断黄昏后,却忆乡情染露痕。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

宋代 曹彦约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
庭虽过鲁元无异,桴仙乘由得问强。
亲见治民如沼眼,归谈勤贼定勤王。
翻思欠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鹿鸣小集奉饯赴省诸公

宋代 曹彦约

便从场屋了经纶,看取朝家诏选抡。
天赋忠良须努力,人生温饱岂荣身。
鼎来时事方忧国,到底儒冠不误人。
青紫拾来馀事耳,直应尊主庇斯民。

陈氏夫人挽章

宋代 曹彦约

受氏推玄女,来嫔得召南。
躬行其诫七,礼尽所从三。
孝养衣皆彩,权舆色已蓝。
霜风吟木末,哀怨不能堪。

催花

宋代 曹彦约

催花径里日千回,祗恐催开落又催。
老性只宜风雨后,绿阴青子款相陪。

送雷赴漕召

宋代 曹彦约

诏书隐隐下穹窿,已觉朝廷后此翁。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薰风使者驱驰外,暇日斯民长养中。
麦陇秧田政如许,定应归报不言功。

薛侍朗移镇合肥被命入觐赋唐律诗二章

宋代 曹彦约

平生惟仰薛居州,病渴寻梅正所求。
风送有时参画鷁,幕开无路到青油。
百年万事常交臂,一代数人今白头。
帷幄得贤如此好,貂蝉元不在兜鍪。

次韵长沙郑监庙公选

宋代 曹彦约

已废诗坛罢酒兵,更无馀力敌分阴。
两章句好惊霏悄,千里神交信断金。
如弈棋然随手著,效颦戾亦撚须吟。
不图病客甘投老,敢与诗人作赏音。

陪李监税饮刘园

宋代 曹彦约

剩栽花木市低墙,满刻诗文榜画堂。
郁李齐开枝尚弱,牡丹垂谢蕊犹香。
书生野趣人间少,游子佳时客里忙。
准拟灯前儿女问,得君全不负春光。

次韵赵俞宣德石博山香台

宋代 曹彦约

水骨苔痕洞穴开,龙腾波涌碧崔嵬。
烟云静向林中起,风雨飞从海上来。
江外庐峰倾瀑布,日边鳌顶对蓬莱。
几经后火今犹在,拂拭还看贮劫灰。

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

宋代 曹彦约

车马盈六拨不开,彩衣新著乡衣来。
壮怀风月归英荡,满意江山入酒杯。
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
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宋代 曹彦约

世路平平好,民庸处处高。
入朝宁却步,及物自忘劳。
係望人宗主,为仪国羽毛。
修文才下寿,天亦负英豪。

送赵主簿

宋代 曹彦约

新诗燕婉似花繁,好在鵷行接羽翰。
一笑相逢江海客,三年犹老簿书官。
见闻我阙犹干禄,矍铄君能欲据鞍。
却似岑参寮友会,阳春一曲和皆难。

次知县花名诗韵

宋代 曹彦约

天不长春又入冬,可能含笑拒霜风。
凌霄器宇随时见,茉莉生涯到处穷。
但可怜花成后约,莫将豆蔻掩前功。
人生且进蔷微露,滴滴金钱总是空。

忆归口号

宋代 曹彦约

漫说湖庄水与山,不因松菊便求闲。
月咻休沐才三日,殿外经求仅百间。
但有心期思后主,苦无脚力强趋班。
得归便欲疏宾客,本意刘伶不闭关。

题汉李固太尉庙

宋代 曹彦约

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
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
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后端起邺宫。

陪总卿戎帅登高因至郊外

宋代 曹彦约

万木阴有覆女萝,一种佳处宝峰多。
因晴领客催萸菊,恐雨妨农访麦禾。
付我江山须领略,可人时节易蹉跎。
心闲更了官中事,未必秋风奈老何。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23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