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宋代 曹彦约

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归暮霭中。
业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

诗人曹彦约的古诗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

宋代 曹彦约

闻道江西使,宾筵陨德星,
失声归士友,短气动朝廷。
屡选非无意,迟行若有灵。
忍令清燕处,我辈尚谈经。

同儿辈食雪和兗子韵

宋代 曹彦约

天然高洁淡为真,似蜜增甜亦可人。
不分青花惊俗眼,更招琼可到吾唇。
取来酒后团栾夜,讨尽人间瘴疬春。
遥想嚼毡清到骨,古来持节要忠臣。

桂阳走笔呈以道

宋代 曹彦约

别后蓬丘老,分杯岁又阑。
发因求道白,心但济时丹。
瘧鬼三秋热,河鱼六月寒。
不图梅影夜,对榻共平安。

送章致远贤良赴招抚司机幕

宋代 曹彦约

穷经知国更知兵,梁楚中间播此声。
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此董先生。
平时未识人贤否,用处方关国重轻。
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

送萧季然倅均州

宋代 曹彦约

持家远与立朝同,善继何人似乃翁。
国史便书萧傅直,乡评更仰伯夷风。
只今边备艰难际,自古官箴谨饬中。
四帙亲朋今健者,尚看褒诏咤江东。

送真希元侍郎得祠西归

宋代 曹彦约

愿治方凝竚,求归竟得闲。
空令如我辈,忍愧尚朝班。
望重忠嘉上,身轻去就间。
渺然人物虑,少壮亦衰颜。

重阳湖庄无菊走笔招赵季清黄一这登高

宋代 曹彦约

摇落江村菊就荒,苦无节物报重阳。
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
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
登高有景那能赋,唤取骚人赵与黄。

次韵蔡元简麒湖庄之句

宋代 曹彦约

鸡本惮牺先断尾,燕粗能巢聊葺垒。漫郎无用却归来,得熟道傍真买李。

谁家买田绿当户,何人种花红照水。君诗读罢已忘机,扑漉沙鸥随处起。

连雨坐湖庄

宋代 曹彦约

泥泞政如许,出门安所之。
龙公无倦日,老子有闲时。
适意家常酒,忘怀独自棋。
困来饶一睡,百虑本何思。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宋代 曹彦约

世路平平好,民庸处处高。
入朝宁却步,及物自忘劳。
係望人宗主,为仪国羽毛。
修文才下寿,天亦负英豪。

家本谯人得奉祠毫州喜赋述怀

宋代 曹彦约

宦游随喜亦云聊,笔橐何官晚见招。
已定秦关无论蜀,好恢汤毫却归谯。
发边庐岳云千岭,雨后湖庄水一腰。
买得扁舟能著我,便无西子也逍遥。

深春挈家下湖庄 其二

宋代 曹彦约

我生聊自乐,人意适相随。郊外有行处,春中无倦时。

虽知攀折苦,未觉燕游衰。更欲添桃李,初心不在兹。

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

宋代 曹彦约

天地开南学,葵轩接五峰。
淳熙亡一鉴,盘谷有真踪。
庭立心传鲤,门乘玉润龙。
风流遮不断,堂斧若为封。

出郊偶成呈府判知县三丈二首 其一

宋代 曹彦约

奉行三尺令,问讯十分春。鸡犬柴门晓,牛羊草径新。

远投双岭寺,频见耦耕人。我亦江南客,为农颇识真。

次韵清卿用使君鹿鸣韵见贻

宋代 曹彦约

甲戌家声仅有传,等闲膏泽下云天。
苦无事业荣宗党,强把忠勤了岁年。
往事纷纭几折解,后来奔轶要加鞭。
得时自古无淹速,却与亨涂作寿仙。

次韵晦父喜雨诗

宋代 曹彦约

何处鸣鸠只好音,谁家孝妇有冤心。
古来禋祀关仍寂,今日兵饥忆华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从此却书霖。
君诗好似灵湫水,清绝无人测浅深。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代 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答赵守见贻之韵

宋代 曹彦约

已报新题下紫泥,尚留佳谶筑新堤。一心国事忉忉在,万口民歌剪剪齐。

惜去辙须田父卧,催归诏有内臣赍。舍人若问朝天日,割尽黄云水满犁。

师绎再赋湖庄雨后佳句有惜春之意复次其韵

宋代 曹彦约

委曲东风满万象,家培桃李恣雄夸。
先生客里观时态,老子诗中感物华。
雨后有花须领略。春归无策可拦遮。
山行忘却芳菲趣,把玩珠玑到日斜。

次耿令君药名韵

宋代 曹彦约

赋分微官即忍冬,衣单无计可防风。
四方远志从头去,一水空青到底穷。
地骨自寒谁与祛,天门欲到愧无功。
是谁直上凌羊角,却更从容使脱空。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23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